【烧】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烧料
1.用含有硅酸盐的岩石粉末与纯碱混合,加上颜料,加热熔化,冷却后凝成的一种玻璃状物体。多用以制造器皿或手工艺品。
2 . 烧炉
1.金属冶炼炉。
3 . 烧路头
1.旧时迷信的人称"财神"为"路头菩萨",祭财神消灾求福,谓之"烧路头"。 2.比喻送礼求情。
4 . 烧马
1.元代俗语。指大祭。
5 . 烧埋
1.指办理丧事,安葬死者。 2.见"烧埋银"。
6 . 烧埋钱
1.见"烧埋银"。
7 . 烧埋银
1.亦称"烧埋钱"。 2.办理丧事﹑安葬死者的钱。
8 . 烧卖
1.食品名。用不发酵的面粉制成很薄的皮,包馅,顶上捏成折儿,然后蒸熟。
9 . 烧毛
1. 将织物通过灼热板或煤气火焰,除去其表面的毛茸纱结等。
10 . 烧眉
1.比喻非常紧迫。
11 . 烧眉之急
比喻非常迫切。
12 . 烧牛
1.指火牛阵。战国后期,燕军攻破齐国。后齐将田单乘敌松懈,在千馀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缚苇灌油,夜间以火点燃,使牛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结果大败燕军,收复失去的七十馀城。见《史记.田单列传》。
13 . 烧盘
1.方言。谓脸上发热发红。
14 . 烧瓶
加热或蒸馏液体用的仪器,一般用玻璃制成。有蒸馏烧瓶(图一)、圆底烧瓶(图二)、三角烧瓶(图三)、三口烧瓶(图四)等。
15 . 烧破眼
1.犹眼红。
16 . 烧器
1.指锅釜之类烧煮东西的器具。 2.用火烧热器皿。
17 . 烧钱
1.焚化纸钱。
18 . 烧钱烈纸
1.焚化纸钱。
19 . 烧钱纸
1.见"烧钱"。
20 . 烧琴煮鹤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21 . 烧焫
1.焚烧;焚毁。 2.犹残害。
22 . 烧爇
1.焚烧。
23 . 烧伤
1. 因火灼、电、腐蚀剂或放射线的作用而造成的身体损伤,其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破坏与充血,常起水泡;在严重病例中可有组织烧焦,根据烧伤的范围与程度而分为一度、二度或三度烧伤。
24 . 烧手
1.烧指。佛教徒自烧其手,以示忏罪献身。 2.棘手,难以处理。
25 . 烧铄
1.烧熔。
26 . 烧炭
1.将树木枝干烧制为炭。
27 . 烧剃
1.一种原始耕作法。芟除田中杂草,草干枯后,焚烧以为肥料。
28 . 烧天火把
1.比喻急躁的性子。
29 . 烧田
1.一种耕作法。播种前焚烧田地里的杂草和庄稼的残剩部分用作肥料。
30 . 烧头
1.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头,以示虔诚。
31 . 烧头炉香
1.旧时礼神拜佛,信徒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称"烧头炉香"。
32 . 烧尾
1.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 2.唐时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 3.喻显达。
33 . 烧犀观火
比喻洞察事物。
34 . 烧献
1.向神祇等焚化奉献品。
35 . 烧香
1.旧俗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礼拜时把香点着插在香炉中,表示诚敬。 2.为取其香气或清雅而燃香。 3.比喻为求人办事而请客送礼。
36 . 烧香引了鬼来
1.喻指好动机换来了坏效果。
37 . 烧心
1.谓强烈地刺激人的精神。 2.犹心急如焚;烦恼。 3.指胃部烧灼的感觉,多由胃酸过多,刺激胃粘膜引起。 4.方言。谓蔬菜的菜心因病害而萎黄。
38 . 烧心壶
1.即茶炊。用铜铁等制的烧水的器具,供沏茶用。参见"茶炊"。
39 . 烧薪
1.《北史.陈奇传》:"﹝游雅﹞取奇注《论语》﹑《孝经》烧于庭内。奇曰:'公贵人,不乏樵薪,何乃燃奇《论语》?'"后以"烧薪"谓著作没有价值,只能当柴烧掉。
40 . 烧鸭
1.即烤鸭。
41 . 烧烟烟
1.烧树枝令生烟。表示烧香。藏族敬神的方式。
42 . 烧研
1.烧制过的砚。研,同"砚"。
43 . 烧眼
1.耀眼。 2.衣物被火烧成的窟窿。
44 . 烧砚
1.以火烤煨石砚或烧制陶砚。亦指煨过的石砚或烧制的陶砚。参阅宋米芾《砚史》。 2.谓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烧其砚,不复写作。《晋书.陆机传》:"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
45 . 烧焰儿
1.方言。烧火做饭的燃料。
46 . 烧燕
1.亦作"烧燕"。 2.烤熟的燕肉。传说龙嗜食之。
47 . 烧羊
1.指唐时士子登第或升迁时的贺宴。 2.经过烹调﹑作为食品的羊肉。
48 . 烧药
1.炼制丹药。 2.煎药。
49 . 烧夷
1.烧毁使成为平地。
50 . 烧夷弹
1.即燃烧弹。参见"燃烧弹"。
51 . 烧银
1.燃点银灯。 2.指炼丹。
52 . 烧胤
1.谓遗火延烧。
53 . 烧畬
1.烧荒种田。
54 . 烧云
1.映红了云。 2.喻羞晕。 3.指举烟火。
55 . 烧葬
1.火葬。 2.焚烧送葬物。
56 . 烧栈
1.烧毁栈道。秦亡后,刘邦和项羽争夺封建统治权。刘邦为汉王时,军事力量较弱。在向项羽请得汉中地,由巴蜀进驻汉中时,采用张良计策,故意把沿途所经过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复返回,无意与项羽争战,以此麻痹项羽。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代诗文常提到这个用兵策略。
57 . 烧纸
1.亦作"烧纸钱"。焚化纸钱等以敬鬼神。 2.指供人焚化以敬鬼神的纸钱。 3.引火用的纸卷。
58 . 烧纸马
1.指祀神。
59 . 烧纸钱
1.见"烧纸"。
60 . 烧指
1.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指,以示虔诚。
61 . 烧制
1. 以火烧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窑里烧。如:烧制陶器。
62 . 烧炙
1.烧烤。
63 . 烧猪
1.烧烤猪肉。亦指烤熟的猪肉。
64 . 烧砖
1.亦作"烧砖"。亦作"烧砖"。 2.烧制砖瓦。 3.指烧成的砖。
65 . 烧灼
1.高温炙烫。
66 . 烧灼感
1. [指皮肤]∶由于日晒等原因引起的皮肤或其他组织的发红或发炎疼痛。
67 . 烧包
1.方言。指祭祖时焚化包封好的纸钱。 2.方言。谓荒唐或挥霍。
68 . 烧杯
1. 一种敞口的细高容器(有玻璃制的、瓷制的或金属制的),带有一个伸出的唇为倾出液体用,供化学工作者和药剂师使用。
69 . 烧饼
1.古代指经烘烤制成的面饼,有馅儿。现在指经烘烤的不加馅的发面饼,表面多有芝麻。
70 . 烧煿
1.烧烤。
71 . 烧财神
1.旧时迷信的人祭财神消灾求福,称"烧财神"。参见"烧路头"。 2.指奉承富人。
72 . 烧残
1.焚烧残害。 2.燃烧将尽。 3.因焚烧而残缺。
73 . 烧槽
1.琵琶名。
74 . 烧除
1.烧毁去除。
75 . 烧春
1.酒名。 2.形容春意浓重。
76 . 烧瓷
1.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瓷器。 2.北京出产的特种工艺品之一。类似景泰蓝,铜胎,不掐丝,用珐琅瓷釉描绘而成。
77 . 烧丹
1.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78 . 烧丹炼汞
1.指道教徒用朱砂(丹)﹑水银(汞)等烧炼所谓的仙药。
79 . 烧当
1.汉代西羌部族名。
80 . 烧刀
1.亦称"烧刀子"。 2.即烧酒。
81 . 烧刀子
1.见"烧刀"。
82 . 烧灯
1.亦作"烧镫"。 2.点灯。 3.指举行灯会或灯市。 4.指元宵节。
83 . 烧灯节
1.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晩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
84 . 烧镫
1.见"烧灯"。
85 . 烧地
1.被野火烧过的地面。 2.把地面烧热。
86 . 烧地眠,炙地卧
1.以地为床,烧地取暖。形容非常穷困。
87 . 烧地卧,炙地眠
1.见"烧地眠,炙地卧"。
88 . 烧点
1.犹焦点。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89 . 烧掇
1.焚烧侵掠。
90 . 烧燔
1.烧焚;烧毁。
91 . 烧饭
1.辽﹑金﹑元俗,祭祀后,焚烧祭祀用的酒食。 2.指祭奠。 3.烧火煮饭。
92 . 烧房
1.方言。酿酒的作坊。
93 . 烧焚
1.烧毁;烧掉。
94 . 烧燌
1.烧毁。燌,同"焚"。
95 . 烧缸地
1.取土烧酒缸之处。
96 . 烧高香
1.长期烧香礼拜。表示感谢神灵保佑的意思。
97 . 烧割
1.古代一种食品。禽畜肉整体烤熟,食时以刀割切。
98 . 烧羹饭
1.指祭祀祖先。
99 . 烧汞
1.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
100 . 烧桂煮玉
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101 . 烧锅
1.指在灶下烧火。泛指烧菜做饭。 2.指酿酒的作坊。 3.烧煮食物的炊具。
102 . 烧锅子
1.方言。叽哩呱啦的斥骂声。亦指爱叽哩呱啦地斥责别人的人。
103 . 烧焊
1.用气焊或电焊方法焊接。
104 . 烧痕
1.野火的痕迹。
105 . 烧乎乎
1.形容灼热感。
106 . 烧胡了洗脸水
1.俗语。喻指糊涂做错事。
107 . 烧煳了卷子
1.亦作"烧糊了的?子"。 2.比喻相貌丑陋或穿着不体面。煳,食品经火变焦发黑。卷子,一种面食品。 3.喻指丑陋的人。
108 . 烧化
1.指烧掉尸体﹑纸钱等。
109 . 烧荒
烧掉荒地上的野草以便开垦:烧荒垦殖。
110 . 烧灰
1.焚物使成灰。 2.焚烧后的灰烬。喻僧人遗迹。
111 . 烧毁
1.焚烧毁灭,焚烧毁坏。
112 . 烧火
1.使燃料燃烧。 2.指担负做饭﹑做菜等炊事工作。
113 . 烧碱
1. 氢氧化钠(NaOH),白色固体,有强碱性,用于工业生产。
114 . 烧焦
1. 由于过度烧、烤而炭化变色。如:烤肉的底部被厨师烧焦了。
115 . 烧角文书
1.为示紧急而烧去封套一角的书信或文件。
116 . 烧劫
1.佛教语。指坏劫(世界毁灭)时的大火灾。 2.泛指火灾。
117 . 烧结
1. 加热小块矿石或粉末,使粘结。
118 . 烧金
1.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 2.谓以金为釜。极言生活奢华。
119 . 烧烬
1.野火的灰烬。
120 . 烧酒
1.唐时酒名。 2.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 3.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