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谷组词
  4. 【谷】在中间组哪些词

【谷】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辟封留

    1.指汉张良为避祸远害而辞封退隐事。

  • 2 . 百

    1.指江海。百谷之水必趋江海﹐故称。

  • 3 . 岸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4 . 柏

    1.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北,与太行山﹑王屋山相接。因山多柏树,故称。相传为神农尝百谷处。

  • 5 . 陈子烂芝麻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 6 . 布

    即“大杜鹃”(382页)。

  • 7 . 藏南

    青藏高原内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间的宽阔谷地。海拔3500~4500米。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贯穿,其中游与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河谷同为西藏经济发达地区。

  • 8 . 出迁乔

    从幽深的溪谷出来,迁上了高大的乔木。比喻地位上升。

  • 9 . 出

    1.从幽谷飞出的鸟。亦喻指升迁之人。

  • 10 . 打

    1. 打谷或压辗出谷粒的场地。

  • 11 . 堆

    1. 堆放禾杆或谷物的场地或田地。

  • 12 . 高岸为,深为陵

    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丘陵。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 13 . 寒回春

    寒冷贫瘠的山谷之地变得温暖富庶起来。比喻生活、心情或其他事物由坏变好。

  • 14 . 函

    1.关名。古关为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县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汉元鼎三年移至今河南新安县境,去故关三百里。参阅《元和郡县志.陕州》。

  • 15 . 函

    1.即函谷关。

  • 16 . 函

    1.《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后遂以"函谷丸"指称易守难攻的函谷关。

  • 17 . 禾夫人

    1.广东香山俗谓谷神为"禾谷夫人"。

  • 18 . 护

    1.青蛙的别名。

  • 19 . 积防饥

    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 20 . 金堕楼

    金谷:园名,晋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晋朝石崇才貌双全的宠妓为表忠贞,被迫跳楼而死。比喻多才美貌女子的不幸遭遇。

  • 21 . 金

    1.谓赋诗不能或不成则罚酒三杯。

  • 22 . 金

    1.指晋石崇之家妓绿珠。《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緑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緑珠吾所爱﹐不可得也。'"因用为善奏乐之家妓的美称。

  • 23 . 金

    1.指豪侈的酒宴。

  • 24 . 金酒数

    金谷:园名,晋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罚酒三斗的隐语。旧时泛指宴饮时罚酒的斗数。

  • 25 . 金

    1.指晋石崇。亦泛指富有者。

  • 26 . 金

    1.指豪侈的盛宴。

  • 27 . 金

    1.指富有才华之至友。

  • 28 . 金

    1.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 2.曲牌名。见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

  • 29 . 空之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的声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30 . 空足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31 . 空白驹

    驹:小壮的马。很好的一匹折马,却放在山谷里不用。比喻不能任用贤能。

  • 32 . 空传声

    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

  • 33 . 空跫音

    1.见"空谷足音"。

  • 34 . 空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 35 . 陵迁

    陵:大土山;谷:两山之间的夹道。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

  • 36 . 满满坑

    充满了谷,充满了坑。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 37 . 林栖

    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 38 . 林惭

    1.南朝齐周颙,初隐于钟山,后改节出仕,孔稚珪写了《北山移文》讽刺他。文章说,对于周的这种行为,"林惭无尽,涧愧不歇"。后遂以"林惭谷愧"为典,谓对改节出仕者林谷也为之惭愧。

  • 39 . 陵变迁

    陵:大土山;谷:两山之间的夹道。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

  • 40 . 陵沧桑

    陵:山陵;谷:山谷。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巨变迁。

  • 41 . 马斯河烟雾事件

    一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1930年12月发生在比利时列日市西部人烟稠密的马斯河谷。当地工厂排放的多种有害气体与浓雾混合在一起笼罩地面,使数千人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有六十多人病故,许多家畜死亡。据推测是二氧化硫等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综合作用所致。

  • 42 . 潘

    1.宋时歙州人潘谷,制墨精妙,有墨仙之称,所制之墨称"潘谷墨"。

  • 43 . 年不登

    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 44 . 祈

    1.见"祈年殿"。

  • 45 . 钱

    1.太平天国所设掌管财政的机构。

  • 46 . 钱师爷

    1.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

  • 47 . 屈巨瓠

    比喻无用者。

  • 48 . 山

    1.隐士的自称。

  • 49 . 山道人

    1.宋黄庭坚的别号。

  • 50 . 山

    1.依宋黄庭坚服式仿制的服装。

  • 51 . 山琴趣外篇

    词集。北宋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作。三卷。传世宋刻本收词九十首,近人朱孝臧据明刻本《豫章黄先生词》校补,补入八十九首,并附朱氏所撰校记。近人龙榆生有校点本。

  • 52 . 山

    1.诗体之一。宋黄庭坚一派的诗体。后衍为江西诗派。

  • 53 . 山之士

    泛指旧时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

  • 54 . 撒

    1.旧时婚俗。新妇下车﹐有阴阳人持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物﹐口念咒语﹐望门而撒﹐以破煞神﹐谓之"撒谷豆"或"撒豆谷"。此俗相传始于汉翼奉。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撒豆谷》﹐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

  • 55 . 山栖

    栖息于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来喝。形容隐居生活。

  • 56 . 山栖

    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隐居生活。

  • 57 . 松

    1.黄山北部重要风景点之一。在叠障峰下。原名松谷草堂,又称松谷禅林。初为宋宝佑年间道士张尹甫隐居处,明宣德间重建,改名松谷庵。庵前流水汇成池沼,著名的五龙潭即在此。周围翠竹如海,环境清幽。

  • 58 . 山鸣

    原意是风吹草动之声在山谷里引起回响。后多用以比喻相互默契配合,此呼应。

  • 59 . 深为陵

    深谷变成山陵。常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

  • 60 . 吐

    1.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隋初,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唐时,诺曷钵可汗曾来朝,受封号。后为吐蕃所并。 2.唐时泛指侵扰边境的敌军酋领。 3.复姓。本鲜卑族首领名,后遂为姓氏。见《魏书.官氏志》﹑《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 4.乐府名。本北朝马上乐,周隋时与西凉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唐时犹存。

  • 61 . 吐

    古族名。

  • 62 . 四体不勤,五不分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63 . 土

    1.土地庙。土谷,指土地神和五谷神。

  • 64 . 五不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 65 . 五不升

    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 66 . 五

    1.即粪蛆。

  • 67 . 五丰登

    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 68 . 五丰熟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 69 . 五

    1.雪的别称。

  • 70 . 五

    1.装有五种谷物的口袋。

  • 71 . 夏熟

    1. 秋季播种和在来年春季或夏季收获的谷物。

  • 72 . 岩居

    住在深山洞穴中,饮食在山谷里。指隐居生活。

  • 73 . 饮栖丘

    犹言栖丘饮谷。指隐逸山林。

  • 74 . 岩栖

    指隐居山谷之中。同“岩栖谷隐”。

  • 75 . 岩栖

    指隐居山谷之中。亦作“岩栖谷饮”。

  • 76 . 养儿代老,积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77 . 养儿待老,积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78 . 养儿防老,积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 79 . 一不登

    指歉收。同“一谷不升”。

  • 80 . 一不升

    指歉收。

  • 81 . 养子防老,积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82 . 扬

    1. 簸扬谷物用的各种装置中的任何一种。

  • 83 . 堙堑山

    指挖山填谷。

  • 84 . 颍

    1.见"颍谷"。

  • 85 . 臧亡羊

    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 86 . 足

    1.唐相国韦宙善于经营,积谷如山,皇帝因称其为"足谷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相国韦公宙,善治生……咸通初,除广州节度使,懿宗以番禺珠翠之地,垂贪泉之戒。京兆从容奏对曰:'江陵荘积谷尚有七千堆,固无所贪。'懿皇曰:'此可谓之"足谷翁"也。'"后用以指富翁。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