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谏组词
  4. 【谏】开头能组哪些词

【谏】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向君主进谏的奏章。

  • 2 .

    1.条陈得失的奏章。

  • 3 .

    1.谏官官署。

  • 4 .

    1.进谏游说。

  • 5 .

    1.指谏官的职位。

  • 6 .

    1.苦笋。

  • 7 .

    1.犹谏垣。

  • 8 .

    1.指御史。

  • 9 .

    1.规劝训导。

  • 10 .

    1.规劝的话。

  • 11 .

    1.官名。谏议大夫。 2.谏诤。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12 .

    1.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即“诤友”。

  • 13 .

    1.亦作"谏喻"。 2.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 14 .

    1.见"谏谕"。

  • 15 .

    1.指谏官官署。

  • 16 .

    1.谏官官署。

  • 17 .

    1.御史台的别称。 2.谏官官署。宋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宋司马光有《谏院题名记》。

  • 18 .

    1.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 19 .

    1.规劝争辩。

  • 20 .

    1.谏诤。争﹐通"诤"。

  • 21 . 争如流

    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 22 .

    1.谏诤﹔规劝。

  • 23 .

    1.指御史台。

  • 24 .

    1.谏书的草稿。

  • 25 .

    1.直言规劝之臣。 2.掌谏诤的官员。

  • 26 .

    1.春秋时楚孙叔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谏阻楚庄王伐晋。事见《韩诗外传》卷十。后用以为典。

  • 27 .

    1.谏诤的言词。

  • 28 .

    1.劝阻。当﹐阻挡。

  • 29 .

    1.劝谏辅佐之臣。

  • 30 .

    1.谏官。

  • 31 .

    〈书〉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 32 .

    1.谏官之职。

  • 33 .

    1.劝阻。

  • 34 .

    1.书写谏章的稿纸。 2.借指谏书。

  • 35 . 逐客书

    散文篇名。战国末期秦李斯作。秦王发现韩国间谍利用为秦开掘水渠企图耗费秦的国力,下令驱逐在秦任官的外国人。当时任秦客卿的楚人李斯上书秦王,列举秦历代任用外国人所取得的业绩,并陈说“逐客”的害处,秦王遂取消此令。篇中大量运用铺陈排比手法,辞采华丽,富有说服力。

  • 36 .

    1.劝阻。

  • 37 .

    1.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

  • 38 . 鼓谤木

    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谏;谤木:相传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让百姓在上面写谏言。指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 39 .

    1.掌谏诤的官员。

  • 40 .

    1.收纳谏章的匦匣。

  • 41 .

    1.橄榄的别名。 2.油柑的别名。梵语作庵罗﹑庵摩勒﹐义译为无垢果。又称馀甘子。

  • 42 .

    1.匡正过失。

  • 43 .

    1.谏书的封函。借指谏书。

  • 44 .

    1.规劝教诲。

  • 45 .

    1.劝谏告戒。

  • 46 .

    1.劝谏告诫。

  • 47 .

    1.劝阻。

  • 48 .

    1.传说中的鸟名。

  • 49 .

    1.即门下侍郎。因其负责"尽规献纳﹐纠正违阙"﹐故称。

  • 50 .

    1.谏官之列。

  • 51 .

    1.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相如﹞尝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因上疏谏。"唐贾至《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清陈梦雷《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镝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谏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 2.泛指谏诤。

  • 52 . 猎臣

    1.指汉司马相如。

  • 53 . 猎人

    1.指汉司马相如。

  • 54 . 猎书

    1.指汉司马相如劝谏狩猎的奏章。亦泛指劝谏的奏章。

  • 55 .

    1.进谏之路。 2.指谏官之职。

  • 56 .

    1.谓冒着危险进行规劝。

  • 57 .

    1.犹谏函。借指谏书。

  • 58 .

    1.即谏鼓。

  • 59 .

    1.谏议大夫。唐时称谏议大夫为"坡"。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

  • 60 .

    1.恳切进谏。

  • 61 .

    1.规劝。

  • 62 .

    1.犹谏院。借指谏官。

  • 63 .

    1.御史台的别称。

  • 64 . 尸谤屠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 65 .

    1.谏诤之士。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