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奔育
1.古勇士孟贲﹑夏育的并称。奔﹐通"贲"。
2 . 爱育
1.爱护养育。 2.犹爱欲。
3 . 保育
经心照管幼儿,使好好成长。
4 . 阿育
1.象声词。呼痛声。
5 . 比较教育
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6 . 爱的教育
意大利亚米契斯著。1886年出版。分十卷。全书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学校和家庭生活,颂扬爱国主义的思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师生之间、儿童之间的友爱。
7 .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8 . 安育
1.安定培育。
9 . 苞育
1.孕育;养育。苞,通"包"。
10 . 贲育
1.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
11 . 成人教育
1. 以成年人为对象的非正规教育。
12 . 哺育
喂养。也比喻培育;培养:哺育婴儿|哺育之恩|人民的哺育。
13 . 不育
1.不生育;不养育。 2.犹言夭折。
14 . 成育
1.犹养育。
15 . 并育
1.共同生长。
16 . 产育
1.养育;生育。 2.出产。
17 . 初等教育
也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教育。在中国,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对青年、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
18 . 长育
1.养育﹐使之长大。语出《诗.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2.引申为培育。
19 . 齿育
1.生齿,生育。指人口兴旺。
20 . 宠育
1.犹厚养。
21 . 慈育
1.仁慈抚育。
22 . 丛育
1.聚集生长。
23 . 创造教育
依据创造学的研究成果,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育方式。主要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才能、创造心理,从而造就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24 . 焘育
1.覆育。
25 . 诞育
1.生育﹔出生。 2.泛指产生。
26 . 存育
1.抚慰存恤。
27 . 孵育
孵;孵化:刚~出来的小鸡就会走会啄食。
28 . 道德教育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29 . 道德品质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学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
30 . 德育
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国学校德育的最重要内容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1 . 电化教育
利用录音、广播、电视、幻灯、电影等使用电的设备进行的教育。简称电教。
32 . 扶育
1.抚育;培育。
33 . 定向培育
利用一定的生活环境促使动植物的遗传性向人们所要求的方向变化,如提高耐寒性、抗病能力等。
34 . 囮育
1.化生。
35 . 繁育
繁殖培育:~虾苗 ㄧ~优良品种。
36 . 发育
生物体成熟之前,机能和构造发生变化,如植物开花结果,动物的性腺逐渐成熟。
37 . 孚育
1.孵化。
38 . 复育
1.亦作"复蜟"。 2.蝉之幼虫。
39 . 蕃育
1.繁衍。
40 . 抚育
①照料、教育儿童,使健康地成长:~孤儿。 ②照管动植物,使很好地生长:~幼畜ㄧ~森林。
41 . 肥育
在宰杀之前的一段时期使猪、鸡等家畜、家禽很快地长肥。通常是喂给大量的精饲料。也叫育肥、催肥。
42 . 敷育
1.化育;哺育。
43 . 拊育
1.抚育。
44 . 丐育
1.收养。
45 . 覆育
1.抚养;养育。
46 . 俯育
1.谓抚养妻子儿女。
47 . 捬育
1.抚养培育。
48 . 工读教育
对有较轻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改造、挽救的教育。
49 . 高等教育
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有大学、专门学院等。简称高教。
50 .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共产主义的目标和信念;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同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同个人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为参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51 . 函授教育
以通讯方式开展教学的教育。学生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并由函授学校给以辅导和考核。
52 . 函育
1.容纳化育。
53 . 杭育
象声词,重体力劳动(大多集体操作)时呼喊的声音。
54 . 杭育
拟声词:他们扛着木头“杭育,杭育”地走了过来。
55 . 含育
1.收容养育。 2.包容化育。
56 . 涵育
1.涵养化育。
57 . 贺育
1.祝贺生育。
58 . 诲育
1.犹教育。
59 . 环境教育
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总称。包括学校(含幼儿园)环境教育、在职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终生性特征。
60 . 化育
滋养;养育:阳光雨露,~万物。
61 . 济育
1.救济抚育。
62 . 家庭教育
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教育。是国家和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内容一般包括健康方面、德育方面、智育方面。中国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
63 . 惠育
1.以仁爱抚育。
64 . 基础教育
国家规定的对儿童实施的初等教育。
65 . 纪律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养成遵守纪律习惯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觉抵制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严格遵守学生守则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秩序和国家的宪法、法律。
66 . 集体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感情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主要内容和原则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67 . 计划生育
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内容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普遍提倡和推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对少数民族不提倡计划生育。
68 . 奬育
1.扶掖培育。
69 . 矜育
1.矜怜养育。
70 . 节育
节制生育。
71 . 教育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说服~。
72 . 浸育
1.亦作"浸毓"。 2.滋润养育。
73 . 军事体育
有关军事知识和技能的体育运动,如跳伞运动、航空模型运动、摩托车运动等。
74 . 鞠育
1.抚养;养育。语本《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毛传:"鞠﹐养也。"郑玄笺:"育﹐覆育也。" 2.犹生育。
75 . 刊授教育
1.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76 . 绝育
采取结扎输精管或输卵管等方法使人失去生育能力。
77 . 絶育
1.断绝人的生育能力。常用的方法是结扎男子的输精管或女子的输卵管。
78 . 劳动技术教育
使受教育者形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中国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学到一定的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某种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实践,学会使用一些生产劳动工具的技能。
79 . 劳动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懂得劳动在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意义,劳动是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的观点。
80 . 坤育
1.谓大地培育万物。比喻母德。多以颂扬皇后。
81 . 理育
1.治理与教化。
82 . 卵育
1.谓孵育繁殖。
83 . 茂育
1.努力育养。语出《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高亨注:"茂读为懋,勉也,努力也。"
84 . 盲聋哑教育
一般指对盲人和聋哑人实施的教育。教育对象还包括聋、重听、弱视、聋盲等感觉器官有缺陷的人。中国1951年把盲聋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设立特种学校。盲聋哑教育运用特殊方式和设备,如运用盲字、手语及直观教具、助听器等。
85 . 美育
也称“审美教育”。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国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和评价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激发美的情感,发展艺术创作的兴趣和才能。中小学中的美育较多通过艺术教育进行。
86 . 培育
1.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2.指使某种情感得到发展。 3.培养教育。
87 . 牉育
1.交合生育。
88 . 普通教育
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中国实施普通教育的机构为小学和中学。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89 . 三育
1.德育﹑智育﹑体育的合称。
90 . 庆育
1.诞育皇子的美称。
91 . 赡育
1.赡养抚育。
92 . 乳育
1.哺育。
93 . 弱智儿童教育
对智力落后儿童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直观,学习内容除基础的读、写、算以外,注重生活自理、手工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为他们以后参加劳动和独立生活做准备。
94 . 仁育
1.以仁德教化培育。
95 . 社会教育
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实施的教育。中国社会教育的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实施机构有文化馆(站)、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96 . 时育
1.谓按季节而育养。
97 . 生活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98 . 生育
1.生长;养育。 2.生子;产仔。 3.指生日。
99 . 同来育
1.胃神名。
100 . 师范教育
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中国实施师范教育的学校为中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师范训练班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和高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等),分别培养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师资。
101 . 嗣育
1.犹生育,养育。
102 . 胎育
1.犹胎教。 2.犹生育;孕育。
103 . 顺育
1.谓顺其自然而化育。
104 . 停育
1.化育;养育。停,通"亭"。
105 . 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要求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6 . 陶育
1.谓教化培育。
107 . 提育
1.见"提毓"。
108 . 特殊教育
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对特殊对象实施的教育。特殊对象狭义指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广义则还包括超常儿童、有品德缺陷的问题儿童和有精神病的儿童等。中国实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以及工读学校等。
109 . 体育
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有组织有计划地锻炼身心的一类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和陶冶道德情操。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共同组成教育的整体。广义的也称体育运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方面。
110 . 推育
1.推举培养。
111 . 亭育
1.养育;培育。
112 . 晚育
1. 指育龄妇女较晚地生育儿女。如:政府提倡晚婚晚育。
113 . 五爱教育
中国各级各类学校以五爱为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在小学中,五爱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114 . 熙育
1.犹化育。
115 . 夏育
1.周时著名勇士,卫人,传说能力举千钧。
116 . 学前教育
1.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117 . 熏育
1.见"熏鬻"。
118 . 煦育
1.抚育;养育。
119 . 性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教育。主要内容有: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发育期的身体变化状况;生育的过程;性的道德教育;计划生育、优生知识等。
120 . 选育
1.选种和育种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