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浪组词
  4. 【浪】在中间组哪些词

【浪】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掀天

    掀:翻腾。形容风大浪高。

  • 2 . 沧

    1.狼的别称。

  • 3 . 沧

    1.浪迹江湖的人。

  • 4 . 沧老人

    指隐者、渔父。

  • 5 . 沧诗话

    南宋严羽(号沧浪逋客)撰。一卷。批评江西诗派,反对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主张“妙悟”,并推崇盛唐,认为作诗自有“别材”,与学问无关。此书理论上较为系统,多用禅理喻诗,对明清的诗歌评论有较大影响。

  • 6 . 沧

    1.即沧浪老人。

  • 7 . 沧

    1.犹言苍天。

  • 8 . 沧

    1.江苏省苏州市名园之一。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后归宋苏舜钦。舜钦在园内建亭曰"沧浪",遂因亭名园。后又为韩世忠所有,俗称韩王园。园内假山起伏,古木葱茏,径幽水曲,颇具一格。

  • 9 . 沧

    1.传说中的海岛名。

  • 10 . 沧

    1.指隐逸者。

  • 11 . 卜

    1.带把的手鼓,鼓身两旁有短绳系槌,来回转动时,鼓槌击鼓作声。

  • 12 . 博

    1.即不浪鼓。一种玩具。带柄的小鼓,来回转动时,两旁系在短绳上的鼓槌击鼓作声。

  • 13 . 博

    1.地名。在今河南省阳武县东南。张良与力士狙击秦始皇于此。

  • 14 . 博

    1.于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所用的铁椎。秦始皇灭韩,张良为韩报仇,在沧海君处得力士,做铁椎重一百二十斤,趁秦始皇东游,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见《史记.留侯世家》。

  • 15 . 波

    1.即拨浪鼓。玩具名。带把儿的小鼓。来回转动时,两旁系在短绳上的鼓槌击鼓作声。参见"拨浪鼓"。

  • 16 . 拨

    1.旧时货郎用来招揽顾客的手摇小鼓。有柄﹐两旁系坠﹐握柄转动鼓﹐坠击鼓发声。亦用作小儿玩具。

  • 17 . 趁逐波

    趁着波浪漂流。比喻没有一定的主意,随大流。

  • 18 . 冲

    1. 冲浪游戏中用的狭长漂浮板。

  • 19 . 冲运动

    水上运动项目之一。站立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快速滑行。比赛主要根据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冲浪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分。

  • 20 . 大淘沙

    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 21 . 风恬

    恬:静。没有风流。比喻平安无事。

  • 22 . 风微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 23 . 刁声

    形容说话装腔作势,语调轻浮。

  • 24 . 风流

    风流成性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

  • 25 . 吊儿

    浪荡:放浪。形容散漫放浪。

  • 26 . 风平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 27 . 风萍

    比喻漂泊不定。

  • 28 . 浮踪

    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 29 . 风静

    静:安静;平:安定。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 30 . 风口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 31 . 放不羁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 32 . 放不拘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 33 . 放江湖

    放浪:放纵,不受任何约束。在江湖各地无拘无束地生活。

  • 34 . 放无羁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 35 . 放无拘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 36 . 放形骸

    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 37 . 赶

    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 38 . 风起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 39 . 风吹

    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 40 . 风急

    形容风浪很大。

  • 41 . 浮萍

    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浪梗:浪里的草木茎。比喻飘泊无定的浪子。

  • 42 . 浮笔

    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 43 . 浮花

    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 44 . 浮花

    1.亦作"浮花浪蕊"。 2.寻常花草。 3.比喻轻浮的人。 4.比喻漂泊的人。

  • 45 . 浮迹

    指行踪不定。

  • 46 . 浮不经

    浮浪:行为轻薄放荡;不经:不遵守成规定法。指行为轻浮,不守法纪。

  • 47 . 浮

    1.指无固定住地和无户籍的人。 2.指放荡不务正业的人。

  • 48 . 鼓屿

    在福建省厦门市西,与厦门市区隔鼓厦海峡。面积184平方千米。岛上怪石嵯峨,林木苍翠。有日光岩、菽庄花园、莲花庵、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名胜古迹。景色秀丽,有“海上花园”之称。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49 . 骇惊涛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50 . 呵

    1.南方溪涧中一种小鱼的俗称。

  • 51 . 狂峰

    轻狂的蜂蝶。比喻轻狂的男子。

  • 52 . 狂蜂

    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

  • 53 . 磊不羁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同“磊落不羁”。

  • 54 . 流

    1. 城市街头的流浪者,尤指无家可归的男、女孩子。

  • 55 . 流

    1.为寻找临时工作或为讨饭、或为进行小偷小摸而以游荡为生的人。如:在厨房门口要东西吃的流浪汉。

  • 56 . 流

    印度故事片。拉兹·卡普尔影片公司1951年摄制。夸·阿·阿巴斯编剧,拉·卡普尔导演,拉·卡普尔、纳尔吉丝主演。法官拉贡纳特按照自己“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也是贼”的荒谬逻辑,判处早年被自己遗弃、长大后因贫穷沦为窃贼的儿子徒刑。儿子以悲惨的生活证实法官父亲是个伪善虚假的人。

  • 57 . 柳闻莺

    1.杭州西湖十景之一。

  • 58 . 漫

    1.即漫叟。唐元结始自称"浪士"﹐继称"漫郎"﹐老称"漫叟"。

  • 59 . 马

    1.亦作"马郎党"。 2.方言。游手好闲。亦指游手好闲的人。

  • 60 . 泼声

    泼:泼辣;浪:放浪。泼辣的声调放浪的声势。形容撒泼的神态。

  • 61 . 澎

    1.地名。在江西省彭泽县西北临长江处,与安徽省宿松县小孤山相对。俗称彭郎矶。

  • 62 . 飘萍

    飘: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 63 . 萍踪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 64 . 萍踪

    像浮萍、波浪一样无定所。比喻到处漂泊,踪迹无定。

  • 65 . 破乘风

    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同“乘风破浪”

  • 66 . 铺张

    铺张: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 67 . 牝声

    1.形容淫荡妇女说话的声调和神态。

  • 68 . 轻浮薄

    形容人的行为轻浮浪荡。

  • 69 . 任从风起,稳坐钓鱼船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70 . 任凭风起,稳坐钓鱼船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 71 . 任凭风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72 . 踏

    1.弄潮儿。

  • 73 . 闲茶

    1.没正经的吃喝;风月场中的游荡。

  • 74 . 谑笑敖

    形容戏谑笑闹。

  • 75 . 谑笑傲

    形容戏谑笑闹。

  • 76 . 小底水利枢纽

    黄河干流上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性工程。在河南洛阳以北40千米处。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年发电量51亿千瓦小时。主要作用是防洪、防凌、减淤,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1991年动工兴建。

  • 77 . 新

    1. 一种具有即兴创作、抽象、主观象征主义特性的电影潮流,通常利用实验性的摄影技术。

  • 78 . 虚生

    虚:徒然;浪:随便。活得没有意义,死得没有价值。

  • 79 . 雪

    1.有隐形波纹的白色宣纸。

  • 80 . 雪

    1.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苏轼有《雪浪石》诗﹐题解引张芸叟《画墁集.苏子瞻哀辞》:"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 81 . 游蜂

    比喻态度轻佻好挑逗女子的人。

  • 82 . 作兴风

    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 83 . 作

    1.不负责任﹑随便乱说。

  • 84 . 逐随波

    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