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经组词
  4. 【经】结尾能组哪些词

【经】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暗

    1.中医谓女子无月经现象而仍能生育为"暗经"。

  • 2 . 白腊明

    1.见"白蜡明经"。

  • 3 . 白蜡明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4 . 邦

    1.国家的常法。

  • 5 . 白首穷

    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 6 . 贝叶

    1.指佛经。古代印度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 7 . 八

    1.旧谓八种永恒不变的礼法。

  • 8 . 八阳

    1.全称《八阳神咒经》。元曲中常用作讽刺说话絮叨﹑噜苏的隐语。

  • 9 . 白

    1.丝织品中的白色经丝。

  • 10 . 闭

    经闭。

  • 11 . 表

    1.典范,准则。

  • 12 . 本

    1.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 2.指本人所治之经。

  • 13 . 壁

    1.见"壁中书"。 2.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 14 . 贝多

    1.见"贝叶经"。

  • 15 . 贝

    1.贝叶经,佛经。

  • 16 . 倍

    1.倍于常数。

  • 17 . 兵

    1.作为经典的兵书﹐特指《孙子》。

  • 18 . 常

    1.固定不变的法令规章。 2.永恒的规律。 3.通常的行事方式,常规。 4.谓习见的经书,普通的经书。 5.犹经常。

  • 19 . 财

    1.财政经济。

  • 20 . 缠

    1.即传经。中医学名词。指外感热病的六经传变。即本经症候消失,而变为另一经症候。

  • 21 . 不

    1.不合常法。 2.谓不见于经典,没有根据。 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 4.不禁;禁受不起。

  • 22 . 茶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陆羽撰写。全书共分三卷十节,内容囊括茶叶科学技术、生产知识和饮茶轶事等。

  • 23 . 朝

    1.朝廷的典章制度。

  • 24 . 禅

    1.佛经。唐白居易有《读禅经》诗。

  • 25 . 传道穷

    道:孔孟之道;穷:穷尽;经: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 26 . 唱

    1.唱诵经文。僧道念经,抑扬其声,故称。

  • 27 . 传

    1.传授经学。 2.今喻指传授经验。 3.中医称伤寒病的变化过程。

  • 28 . 达

    1.通晓经义。

  • 29 . 德

    1.道德的法则,标准。

  • 30 . 道

    1.路过。 2.遵行的准则。 3.道家或道教的经典。

  • 31 . 绰

    1.顺着线索。

  • 32 . 磁罗

    又称“磁罗盘”。利用磁针受地磁作用稳定指北的特性制成的指示地理方向的仪器。由中国的司南、指南针逐步发展而成。常在船舶和飞机上作导航用。

  • 33 . 诞幻不

    怪诞虚幻,不合常理。

  • 34 . 诞谩不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35 . 诞罔不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36 . 诞妄不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37 . 夺席谈

    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38 . 大藏

    佛教经典的总称。内容分经(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和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的说教)、律(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仪规)、论(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三藏,包括印度、中国等国的佛教著述在内。有汉、藏、蒙、满、西夏、日和巴利文等多种文本。

  • 39 . 大

    1.常道﹐常规。 2.唐宋国子监教课及进士考试经书﹐皆按经文长短﹐分大﹑中﹑小三级。唐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宋以《诗》﹑《礼记》﹑《周礼》﹑《春秋左传》为大经。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 3.宋徽宗崇信道教﹐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小经。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4.佛教各派以本派最主要的经典为大经。如净土宗称《无量寿经》为大经﹐天台宗称《涅盘经》为大经。

  • 40 . 戴凭

    1.东汉光武帝曾在元旦朝贺大会上,令群臣中能说经者,于廷前辩论驳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结果,曾从京房学《易》的戴凭连连获胜,夺坐席五十余。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

  • 41 . 典

    1.犹经典。指可作为典范的经书典册。

  • 42 . 丹

    1.讲述炼丹术的专书。

  • 43 . 倒头

    1.旧俗人初死时,家人请僧道祷诵的经﹑咒。

  • 44 . 梵

    1.贝叶经;佛经。

  • 45 . 读山海

    组诗名。东晋陶渊明作。共十三首。抒发了作者读《穆天子传》、《山海经》等神话小说后的感慨,不少作品风格豪放。“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等句,歌颂了不甘屈服命运、勇于抗争的反抗者。

  • 46 . 道德

    1.指《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道教奉为主要经典之一。

  • 47 . 赌

    1.专记赌术的书籍。如《马吊经》之类。

  • 48 . 夺其谈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49 . 地

    1.犹地图。

  • 50 . 调

    1.调治月经﹐使之正常。

  • 51 . 读

    讽诵、阅读儒家经典《五经》或《十三经》。

  • 52 . 东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参看〖经度〗、〖经线〗。

  • 53 . 动眼神

    第三对脑神经,从大脑脚发出,分布在眼球的肌肉上,主管眼球的运动。

  • 54 . 发神

    发疯 ②。

  • 55 . 反

    1.不循常规。 2.恢复常道。 3.谓不合儒家的经典。

  • 56 . 断

    1. 在织造或整理时,由于受断裂的纱线所形成的织疵,各种织物都可能出现这种织疵,但常出现于精梳毛匹头上。

  • 57 . 鹅

    1.指王羲之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 2.《黄庭经》的别称。

  • 58 . 房山石

    1.房山石刻经书。在北京市房山县大房山中。明沈德符《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大房山,在京师房山县境内,俗名小西天是也。隋大业间,僧静琬募金钱凿石为板,刻藏经传后,至唐贞观仅完《大涅盘》一部。其后法嗣继其功,直至完颜时始成,贮洞者七,穴者二;封以石门,锁以浮屠。"解放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 . 佛

    佛教的经典。也叫释典。参看〖释藏 〗。

  • 60 . 二十一

    1.清人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大戴礼》《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合称"二十一经"。见清刘恭冕《广经室记》。参见"十三经"。

  • 61 . 法

    书名。战国时李悝编纂的法典。约公元前470年编成。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

  • 62 . 翻

    1.指翻译佛经。 2.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盘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

  • 63 . 符

    1.仙家的经典。

  • 64 . 府

    1.见"府经历"。

  • 65 . 古文

    1.指原用篆文书写的儒家经籍。相对汉时用隶书书写的"今文经"而言。参见"古文经学"。

  • 66 . 甘石星

    又名《星经》、《通占大象历星经》。书名。世传的《甘石星经》为唐、宋时人所辑,并非秦汉时代两大天文学派带头人甘德、石申的原著。

  • 67 . 腓神

    1. 坐骨神经的分支,从腘窝向下外斜行,到达腓骨颈分成深支和浅支,供应小腿和足的某些肌肉及皮区。

  • 68 . 讽

    1.念经。 2.诵读经书。

  • 69 . 拂

    1.违反常理。

  • 70 . 副交感神

    植物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上部从中脑和延髓发出,下部从脊髓的最下部(骶部)发出,分布在体内各器官里。作用跟交感神经相反,有抑制和减缓心脏收缩,使瞳孔收缩、肠蠕动加强等作用。

  • 71 . 副神

    第十一对脑神经,从延髓发出,分布在颈部和胸部的肌肉中。主管咽部和肩部肌肉的运动。

  • 72 . 浮浪不

    浮浪:行为轻薄放荡;不经:不遵守成规定法。指行为轻浮,不守法纪。

  • 73 . 怪诞不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74 . 诡诞不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 75 . 古

    1.古文经书。指用秦以前的文字写的经籍。 2.指《旧约圣经》。即《旧约全书》。天主教称耶稣以前的犹太教为古教,《旧约圣经》从古教继承而来,故在中国的天主教称《旧约圣经》为古经。

  • 76 . 古兰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也译作可兰,阿拉伯Qur’ān]

  • 77 . 惯

    1.习惯,惯常所经历的。

  • 78 . 含

    1.心怀常道。

  • 79 . 皓首穷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 80 . 孤

    1.没有他例可以比附的单条经文。

  • 81 . 跪

    1.做佛事或祭典时,施主跟着跪拜,以表虔诚。

  • 82 . 国

    1.国家的纲纪。

  • 83 . 鸿

    1.伟大的经典。

  • 84 . 互

    1.交互经过。

  • 85 . 黄帝内

    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由《素问》与《灵枢》(各九卷)组成。内容大致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药性理论、运气学说等。此书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许多医家之手编撰而成的,故非出自少数人之手,也非成书于某一时代。

  • 86 . 黑

    1.谓暗中使歪念头。 2.指暗中诅人的咒语。

  • 87 . 诨

    1.诙谐地讲说佛经故事。

  • 88 . 鹤

    1.指《相鹤经》。

  • 89 . 闳侈不

    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同“闳大不经”。

  • 90 . 闳大不

    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 91 . 几

    经过多次:~波折 ㄧ~交涉。

  • 92 . 横

    1.横陈经籍。指受业或读书。

  • 93 . 换鹅

    1.指《黄庭经》,或谓《道德经》。王羲之曾写以换鹅,故称。

  • 94 . 黄石

    1.即黄石书。

  • 95 . 滑车神

    第四对脑神经,从中脑发出,分布在眼球周围的肌肉中,主管眼球的运动。

  • 96 . 花样

    1.方言。花招。 2.方言。名堂,名目。

  • 97 . 火

    1. 书名。道家讲用火炼丹的书。无传。如: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唐·李朝威《柳毅传》。如:何谓《火经》。。

  • 98 . 还寿

    1.旧时一种风俗。在父母寿辰,儿子请和尚念经为父母增寿。

  • 99 . 荒诞不

    荒诞:荒唐离奇;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 100 . 荒怪不

    荒怪:荒唐怪异;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 101 . 皇

    1.泛指道经。

  • 102 . 黄

    1. 天球黄道坐标系中的经度,由春分点起向东量度。

  • 103 . 讲

    1.讲说儒家经义。 2.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 3.指讲说道教经义。

  • 104 . 脊神

    连接在脊髓上的神经。共分31对,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

  • 105 . 家家有本难念的

    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与苦衷。

  • 106 . 纪

    1.纲常。

  • 107 . 交

    1.犹交错。

  • 108 . 交感神

    从胸部和腰部的脊髓发出的神经,在脊柱两侧形成串状的交感神经节,再由交感神经节发出神经纤维分布到内脏、腺体和血管的壁上。作用跟副交感神经相反,有加强和加速心脏收缩,使瞳孔扩大,使肠蠕动减弱等作用。

  • 109 . 见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 110 . 金字

    1.指佛教经文。

  • 111 . 解

    1.解释经义。

  • 112 . 今文

    1.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等。

  • 113 . 居

    1. 又名季经、按季。指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每三个月一行者。属正常生理范围。

  • 114 . 酒

    1.亦作"酒京"。 2.瓦制的小颈酒壶。

  • 115 . 金

    1.指佛道经籍。

  • 116 . 进

    1.谓为帝王进讲经义。

  • 117 . 救

    1.解救上吊的人。

  • 118 . 九大

    1.即九经。

  • 119 . 九

    1.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 3.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汉书.艺文志》指《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及小学。陆德明《经典释文录》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初学记》卷二一所引九经,与《经典释文》略异,有《左传》﹑《公羊》﹑《谷梁》,无《春秋》﹑《孝经》﹑《论语》。

  • 120 . 科

    1.佛教语。谓法师按宗派的家法判析经典的内容体系和结构。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