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爱不忍释- 释:放下。对所喜欢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 2 . 辩释- 1.犹辩解。 2.辨析阐释。辩﹐通"辨"。 
- 3 . 保释- (犯人)取保获释:~出狱。 
- 4 . 冰消冻释- 比喻困难或障碍像冰融化那样消释。 
- 5 . 辨释- 1.分辩解释。辨﹐通"辩"。 
- 6 . 冰释- 像冰溶化一样。比喻隔阂、怀疑等消除:两双手握在一起,他们都感觉到,过去的矛盾已经冰释了。 
- 7 . 冰解冻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 8 . 冰消雪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9 . 雠释- 1.校勘和注释。 
- 10 . 阐释- 阐述、解释:阐释名词术语。 
- 11 . 不释- 1.不舍弃。 2.不能消除;不能忘掉。 3.不宽宥。 
- 12 . 刬释- 1.犹生杀。 
- 13 . 除释- 1.犹解除。 
- 14 . 帝释- 1.亦称"帝释天"。 2.佛教护法神之一。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顶善见城。梵文音译名为释迦提桓因陀罗。 
- 15 . 道释- 1.道教和佛教的合称。 2.指僧道。 
- 16 . 道儒释- 1.道家﹑儒家和佛家的合称。 
- 17 . 洞释- 1.彻底消解。 
- 18 . 敦释- 1.劝解。 
- 19 . 梵释- 1.指色界诸天王及欲界帝释天王。 
- 20 . 冻解冰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 21 . 敷释- 1.铺叙阐释。 
- 22 . 放释- 1.释放。 
- 23 . 分释- 1.析解。 
- 24 . 法律解释- 对法律规范的涵义、用语所作的说明。旨在统一理解和准确适用法律。法律解释必须以法律规范的条文本身为依据。按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是有权解释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所作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 25 . 孚释- 1.恳切地解释。 
- 26 . 构会甄释- 构:组成;会:聚合;甄:审查鉴定;释:解释。将众说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考核,择善而从。指妥善地进行解说。 
- 27 . 诂释- 1.古言古语的解释。 
- 28 . 和释- 1.和解,消除。 
- 29 . 欢释- 1.欢欣开怀。 
- 30 . 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 31 . 涣如冰释- 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 32 . 涣若冰释- 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 33 . 涣释- 1.犹冰释。 
- 34 . 获释- 得到释放,恢复自由:~出狱。 
- 35 . 讲释- 1.讲论解释。 
- 36 . 集释- 1.汇辑诸家对某一古籍的解说﹐断以己意。 
- 37 . 假释- 在一定条件下,把未满刑期的犯人暂时释放。假释期间,如不再犯新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否则,就把前后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 
- 38 . 笺释- 1.犹笺注。 
- 39 . 矜释- 1.怜悯开释。 
- 40 . 解释- ①分析阐明: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实验,这种自然现象才得到科学的~。 ②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词句ㄧ~误会。 
- 41 . 矜平躁释- 指心平气和,有涵养。 
- 42 . 救释- 1.获救释放。 
- 43 . 蠲释- 1.消除;解除。 
- 44 . 宽释- 1.宽大免罪。 
- 45 . 考释- 考证并解释古文字。 
- 46 . 开释- 释放(被拘禁的人):~出狱 ㄧ无罪~。 
- 47 . 孔释- 1.儒家与佛教的并称。 
- 48 . 隶释- 1.谓用楷书录写隶字并加以解释。 
- 49 . 赔释- 1.赔罪解释。 
- 50 . 念念不释-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 51 . 譬释- 1.譬喻解释。 
- 52 . 排释- 1.排解,调解。 
- 53 . 判释- 1.犹解说。 
- 54 . 评释- 1.评论解释。 
- 55 . 剖释- 1.分析解说。 
- 56 . 遣释- 1.排遣释解。 
- 57 . 诠释- 1.说明﹔解释。 
- 58 . 儒释- 1.儒教和佛教。 
- 59 . 散释- 1.消解,罢休。 2.释放。 
- 60 . 劝释- 1.犹劝解。 
- 61 . 曲释- 1.歪曲的解释。 
- 62 . 融释- 1.熔解。 2.消失;化解。 3.通解;解释。 
- 63 . 审释- 1.审查释放。 
- 64 . 赦释- 1.免罪释放。 
- 65 . 申释- 1.说明解释。 
- 66 . 省释- 1.释放。 
- 67 . 殊释- 1.绝弃;尽弃。 
- 68 . 释释- 1.松散貌。 
- 69 . 舒释- 1.犹舒畅。 
- 70 . 逃释- 1.逃归佛门。 
- 71 . 通释- 1.疏通解释。 
- 72 . 委释- 1.舍弃。 
- 73 . 慰释- 1.宽慰;宽解。 
- 74 . 消释- 1.消溶,融化。 2.消除;解除。 
- 75 . 稀释- 1.在溶液中再加入溶剂使溶液的浓度变小。亦指加溶剂于溶液中以减小溶液浓度的过程。 
- 76 . 仙释- 1.犹言仙佛。 
- 77 . 校释- 1.校勘注释。 
- 78 . 销释- 1.消解﹔消散。 2.消溶。 
- 79 . 心凝形释- 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思想极为专注,简直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 
- 80 . 雪释- 1.雪化尽。 2.犹冰释。消除。 
- 81 . 训释- 1.注解﹔解释。 2.教训并释放。 
- 82 . 演释- 1.阐述,解释。 
- 83 . 音释- 1.对文字读音的注释。 
- 84 . 译释- 1.翻译并解释。 
- 85 . 疑团莫释- 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 86 . 意释- 1.不拘泥于字面而从意义上加以解释。 
- 87 . 庸释- 1.舍弃。 
- 88 . 真释- 1. 真实、正确的解释。 
- 89 . 宥释- 1.赦免释放。 
- 90 . 云开雾释- 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 91 . 躁释- 1.没有烦恼,心平气和。 
- 92 . 治释- 1.惩治与赦免。借指审理狱讼。 
- 93 . 逐释- 1.旧时官府谓无罪释放。 
- 94 . 注释- ①对书籍和文章中的语汇、内容、引文等作介绍、说明、评议的文字。中国古代对书籍的注释,因方式的不同而有“注”、“释”、“传”、“笺”、“疏”等之称。按排印位置的不同,又有“脚注”(又称“页末注”,排印于书页地脚)、“篇末注”(又称“文后注”,排印于全篇文章末尾)、“夹注”(注文夹于正文之间)等。注释所用字体一般小于正文。 ②辞书的释义也称“注释”。 
- 95 . 自释- 1.自我解释。 2.自行宽解。 
- 96 . 纵释- 1.谓宽容纵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