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哭组词
  4. 【哭】结尾能组哪些词

【哭】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哀

    1.悲伤地哭泣;痛哭。

  • 2 . 包胥之

    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 3 . 抱头大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 4 . 抱头痛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 5 . 长歌当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 6 . 悲

    1.悲痛号哭。

  • 7 . 长歌代

    长歌:放声歌咏,借指写诗文。用放声歌咏来代替痛哭泣,借以抒发胸中的悲愤。

  • 8 . 长

    1.大哭。

  • 9 . 代

    1.谓古代举丧时,服丧者依次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

  • 10 . 吊

    1.吊祭且哀哭之。

  • 11 . 反

    1.古代丧葬仪式之一。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

  • 12 . 蛤蟆夜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 13 . 干

    1.没有眼泪的哭。 2.哭泣而无应对措施。

  • 14 . 抚

    1.抚尸哀哭。

  • 15 . 干啼湿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样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出的各种表情。

  • 16 . 歌

    1.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强烈的感情。

  • 17 . 鬼夜

    1.传说仓颉造字时鬼怕为书文所劾﹐因而夜哭。

  • 18 . 归

    1.谓回家奔丧。

  • 19 . 嚎

    1.大声哭。

  • 20 . 嚎啕大

    大声哭叫。

  • 21 . 号

    连喊带叫地大声哭:~不止。

  • 22 . 号咷大

    号咷:也写作“嚎啕”,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 23 . 号啕大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24 . 号啕痛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25 . 节

    1.犹节哀。

  • 26 . 街号巷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 27 . 惊

    1.受惊而哭泣。

  • 28 . 絶

    1.悲痛哭泣。谓伤心之极。

  • 29 . 狼号鬼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30 . 流涕痛

    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 31 . 陪

    1.古代为他人助行哭礼。

  • 32 . 牛衣夜

    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 33 . 泣

    1.哭泣。

  • 34 . 穷途之

    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 35 . 秦庭之

    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 36 . 丧

    1.谓遭亲丧而哭泣致哀。

  • 37 . 生毋相见,死毋相

    1.活不见面,死不临丧。表示决绝。

  • 38 . 神嚎鬼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 39 . 神号鬼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40 . 神愁鬼

    形容十分愁苦凄惨。

  • 41 . 神母夜

    1.见"神母夜号"。

  • 42 . 失声痛

    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 43 . 送

    1.谓哀哭而送葬。

  • 44 . 唐衢痛

    1.唐衢,唐中叶诗人,屡应进士试,不第。所作诗意多伤感。见人诗文有所悲叹者,读后必哭。尝游太原,预友人宴,酒酣言事,失声大哭。时人称唐衢善哭。事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白居易《伤唐衢》诗二首﹑《旧唐书.唐衢传》。后用为伤时失意之典。

  • 45 . 袒

    1.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

  • 46 . 叹

    1.叹息痛哭。

  • 47 . 恸

    1.痛哭。

  • 48 . 啼

    1.放声地哭。 2.特指猿啼。

  • 49 . 啼啼

    哭泣不止。

  • 50 . 痛

    1.大声哭泣;尽情地哭。

  • 51 . 行

    1.放声哭;且行且哭。

  • 52 . 西台痛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 53 . 巷

    1.在里巷中聚哭。旧时常用作称颂官吏生前有善政者。

  • 54 . 行号巷

    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 55 . 邪

    1.谓心伤的人无故而哭。

  • 56 . 悬壶代

    1.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

  • 57 . 杨朱

    1.临歧路而哭。

  • 58 . 一家

    1.见"一路哭"。

  • 59 . 一路

    1.宋范仲淹为相,锐意改革吏治,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富弼在其侧云:"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仲淹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见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十二丈即范仲淹﹐路为宋代大行政区名;一路哭﹐指一个地区的人民受害。

  • 60 . 止

    1.将祭时止住哭声。古代祭礼中的仪节。

  • 61 . 卒

    1.古代丧礼,百日祭后,止无时之哭,变为朝夕一哭,名为卒哭。

  • 62 . 助

    1.旧俗,客来灵前吊丧,丧主命人号哭以助哀,谓之助哭。

  • 63 . 昼吟宵

    昼夜哀叹、哭泣。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