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藏昂
1.仪表雄伟,气宇轩昂。
2 . 藏传佛教
俗称“喇嘛教”。中国佛教的一支。由7世纪印度传入的大乘密教与西藏地区原始宗教“本教”相结合而成。13世纪传入蒙古族地区。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等。传播于中国藏、蒙古、土、裕固族地区,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国等地也有传播。
3 . 藏摧
1.谓凄怆;悲伤。
4 . 藏躲
1.躲藏;躲避。
5 . 藏锋
1.书法用语。谓笔锋隐而不露。 2.比喻才华不外露。
6 . 藏锋敛锷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
7 . 藏锋敛锐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8 . 藏锋敛鋭
1.同"藏锋敛锷"。
9 . 藏锋敛颖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10 . 藏否
1.品评。藏,通"臧"。
11 . 藏伏
1.潜伏,隐藏。
12 . 藏府
1.府库。 2.中医学名词。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藏,通"脏"。
13 . 藏盖
1.储藏。
14 . 藏弓烹狗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15 . 藏钩
1.亦作"藏钩"。亦作"藏彄"。 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16 . 藏垢纳污
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17 . 藏光
1.比喻隐藏才华,不使外露。
18 . 藏庋
1.收藏。
19 . 藏红花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有鳞茎。花淡紫色,可入药。原产欧洲,由西藏传入内地,故称。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20 . 藏户
1.仓库的出入口。
21 . 藏机
1.藏匿才智;藏匿心机。 2.犹射覆。猜暗藏之物。
22 . 藏奸
1.谓骨子里狡猾,心眼坏。 2.方言。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
23 . 藏奸卖俏
藏奸:心怀奸诈。心怀奸诈,故意装出媚态以诱人上当。
24 . 藏娇
1.《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胶东王,指汉武帝刘彻。后以纳妾别居为"藏娇"。 2.指姬妾或妓女的住所。
25 . 藏弆
1.见"藏去"。
26 . 藏剧
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拉萨和日喀则、昌都等地。14-15世纪僧人汤东结布用跳神仪式和民间歌舞创造藏剧募化造桥。17世纪,五世达赖罗桑嘉错组成职业剧团。旧时每年藏历7月雪顿节,各藏剧团须到拉萨支差。演出分“顿”(开场式)、“雄”(正戏)、“扎西”(结尾的集体歌舞)三部分。以前人物大多戴面具,现已有面部化装。剧目有《文成公主》、《朗莎雯波》、《洛桑王子》等。
27 . 藏彄
1.见"藏钩"。
28 . 藏蓝
1.蓝中略带红的颜色。
29 . 藏历
1.藏族传统历法。阴阳历的一种。九世纪初即已采用,基本上与夏历相同。以五行﹑阴阳和十二生肖相配合计年,每六十年一轮替,一年有十二个月,分二十四节气,月有大小,三年一闰。因受宗教影响,日数有缺有重,"凶日"可除去,"吉日"可重复。近年以来并加星期。
30 . 藏历
阴阳历的一种。中国藏族地区所用的历法。始于9世纪初。与夏历定朔不同,而是定望。即固定“望”必须在每月十五。这样,朔就不一定为初一。与夏历的日序可能相差一天。采用干支纪年,以阴阳五行相配代替十干,再与十二支相配。每月的日数有重有缺。如初四为吉日,可连续两个初四。相反凶日可缺,如初七凶日,初六过后便是初八。藏历岁首在正月元旦。
31 . 藏历年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族的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一般在藏历年正月一日。除夕夜,家家房顶上燃起象征吉祥的松脂,门窗挂“祥布”,桌上陈列“竹素琪玛”的五谷斗等。初一凌晨,家庭主妇去河边井边背回一桶“吉祥水”,让全家起床洗漱;白天闭门欢聚,互不访问。初二起,亲戚好友互相拜年,互献哈达,还上林卡游玩,演藏戏,跳锅庄舞和弦子舞等。
32 . 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33 . 藏埋
1.埋葬。
34 . 藏猫儿
1.捉迷藏。
35 . 藏猫猫
1.见"藏猫儿"。
36 . 藏名
1.隐匿名声。 2.谓收录其名。
37 . 藏命
1.隐姓埋名。
38 . 藏南谷地
青藏高原内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间的宽阔谷地。海拔3500~4500米。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贯穿,其中游与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河谷同为西藏经济发达地区。
39 . 藏匿
匿:藏起来。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藏匿赃物是犯罪。
40 . 藏怒
1.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41 . 藏怒宿怨
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42 . 藏袍
藏族的传统长袍。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地。用毛皮、氆氇或各种呢、绒、绸、布等制作。右边开襟、大领、阔袖,略长于身长,衣领、襟、袖、下摆处用细毛皮或色布镶边。腰部束一长带。夏季或劳动时将右臂或双臂退出袖管,束袖于腰间。晚上可当被盖。
43 . 藏器待时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44 . 藏巧守拙
拙:笨。有才能而不显露出来。
45 . 藏巧于拙
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46 . 藏青
1.蓝中带黑的颜色。
47 . 藏去
1.亦作"藏弆"。 2.收藏。
48 . 藏身
1.安身。
49 . 藏识
1.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50 . 藏收
1.收藏。
51 . 藏书
1.图书馆或私人等收藏的图书。 2.储藏书籍。
52 . 藏头护尾
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53 . 藏头亢脑
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54 . 藏头伉脑
1.同"藏头擫脑"。
55 . 藏头漏影
1.犹言藏头擫脑。
56 . 藏头露尾
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57 . 藏头诗
一名“藏头格”。杂体诗名。有三种说法:(1)作律诗时前三联都写所寓之景和情,至末联才点明题意。(2)将诗句头一字暗藏在每句的最后一字中。(3)将所言的事分别藏在诗句的头一字。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58 . 藏头擫脑
1.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59 . 藏往
1.记藏往事于心中。意在作为来日之借鉴。
60 . 藏污纳垢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61 . 藏戏
1.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演出分"顿(开场式)"﹑"雄(正戏)"﹑"扎西(结尾的集体歌舞)"三部分。用鼓和钹伴奏,唱时有帮腔。人物大多戴面具。
62 . 藏香
1.西藏一带所产的一种线香,原料用檀香,芸香﹑艾等,颜色有黑﹑黄两种,藏族用来敬佛。
63 . 藏行
1.亦作"藏幸"。 2.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
64 . 藏形匿影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65 . 藏幸
1.见"藏行"。
66 . 藏修
1.亦作"藏修"。 2.《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藏谓怀抱之;修,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67 . 藏修游息
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68 . 藏畜
1.见"藏蓄"。
69 . 藏蓄
1.亦作"藏畜"。 2.收藏;蓄存。 3.隐藏。 4.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70 . 藏掖
1.隐匿。 2.遮掩住的弊端。
71 . 藏擫
1.古代魔术的一种。变戏法。
72 . 藏擪
1.遮藏。
73 . 藏用
1.潜藏着的功用。语本《易.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孔颖达疏:"藏诸用者,潜藏功用,不使物知。"谓隐藏难知者而更显表其功用。 2.指暗藏其用意。
74 . 藏贼引盗
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75 . 藏之名山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76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77 . 藏舟
1.《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王先谦集解:"舟可负,山可移。宣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78 . 藏诸名山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79 .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80 . 藏拙
1.掩藏拙劣,不以示人。常用为自谦之辞。
81 . 藏踪蹑迹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82 . 藏族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四百五十九万多。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自称"博"或"博日"。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使用藏文。主要从事农业或畜牧业。多信喇嘛教。
83 . 藏族
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4593万人(1990年)。用藏语、藏文。信藏传佛教。使用藏历、藏医药。吃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牦牛为主要犁耕、运输工具。演藏戏,跳锅庄舞。献哈达为重要礼仪。传统节日有藏历年、望果节、雪顿节。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