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薪组词
  4. 【薪】结尾能组哪些词

【薪】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杯水车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 2 . 杯水舆

    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同“杯水车薪”。

  • 3 . 抱火厝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4 . 抱火寝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5 . 抱火卧

    比喻处境险恶,而不自知。或指险事即将出现。

  • 6 . 不见舆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 7 . 采

    1.砍柴。

  • 8 . 绸缪束

    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 9 . 尝胆眠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10 . 尝胆卧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11 . 柴

    1.作燃料用的杂木。

  • 12 . 尺

    1.长一尺的柴火,言其量极少。

  • 13 . 错

    1.杂乱丛生的柴草。

  • 14 . 爨

    1.烧火煮饭。泛指料理家务。 2.指焦尾琴。

  • 15 . 传

    1.传火于薪,前薪尽而火又传于后薪,火种传续不绝。语出《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2.比喻师生递相授受。

  • 16 . 出

    1.出去打柴草。

  • 17 . 爨下

    1.犹爨下馀。

  • 18 . 刍

    1.薪刍﹐柴草。

  • 19 . 厝火积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 20 . 胆

    1.语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比喻刻苦自励。

  • 21 . 底

    1.过去物价不稳定时的计算工资的基数。有的在这基数之外另加津贴,成为实际的工资。有的根据当时若干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对基数加以调整,折算实际的工资。

  • 22 . 犊牧采

    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 23 . 雕

    1.在柴薪上雕镂。形容生活奢侈。 2.指雕镂的柴薪。

  • 24 . 俸

    1.指官员的年俸和月薪。

  • 25 . 发

    1.点燃柴草。 2.发薪水﹐发工资。

  • 26 . 干

    ①挂名不工作而领取的薪金。 ②指不包括其他收入的纯工资。

  • 27 . 烦恼

    1.佛教语。烦恼遇智慧则灭,如薪逢火即烬,因以为喻。

  • 28 . 反裘负

    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

  • 29 . 高

    高额的薪金:~聘请。

  • 30 . 覆酱烧

    1.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

  • 31 . 负

    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3.指地位低微的人。 4.古代士自称疾病的谦辞。

  • 32 . 釜底抽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33 . 工

    工资。

  • 34 . 熯

    1.烧柴火。

  • 35 . 鬼

    1.秦汉时的一种徒刑。因最初为宗庙采薪而得名。鬼薪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其它各种重体力劳动等。

  • 36 . 桂

    1.桂木之柴。亦喻奢靡。 2.指柴薪昂贵。

  • 37 . 加

    1. 增加工资。

  • 38 . 后

    1.汉汲黯为九卿,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后弘﹑汤与黯同列,又尊用过之。黯因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因以"后薪"比喻得宠而后来居上的人。

  • 39 . 画卵雕

    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 40 . 减

    1.亦作"减薪"。 2.减少薪水。

  • 41 . 积

    1.积聚木柴。 2.指积聚的木柴。 3.《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后以"积薪"喻隐伏危机。 4.《汉书.汲黯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5.喻后来居上。

  • 42 . 获

    1.砍下的柴薪。《诗.小雅.大东》﹕"有洌氿泉﹐无浸获薪。"毛传﹕"获﹐艾(刈)也。"一说为落木之薪。郑玄笺﹕"获﹐落木名也。"

  • 43 . 棘

    1.可以为薪的棘木。

  • 44 . 荆

    1.柴草。

  • 45 . 救焚投

    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46 . 救焚益

    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47 . 救火投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48 . 救燎助

    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 49 . 久束湿

    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比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 50 . 劳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按,旧时木轮车的车脚吃力最大,使用数年后,析以为烧柴,故云。

  • 51 . 栗

    1.劈木柴。《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郑玄笺:"栗,析也。"一说:堆积木柴。见高亨《诗经今注》。

  • 52 . 粒米束

    极言粮草之少。

  • 53 . 领干

    1.谓挂名领薪水而不干事。

  • 54 . 明察秋毫,不见舆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55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56 . 青

    1.刚砍伐下的树木﹑树枝。

  • 57 . 樵

    1.柴薪。 2.采薪。

  • 58 . 披裘负

    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 59 . 日

    1. 按日发放的薪金。

  • 60 . 评

    1.评定工资。

  • 61 . 起

    1.最低额的工薪。

  • 62 . 桑

    1.桑木柴。

  • 63 . 爇

    1.《后汉书.文苑传下.侯瑾》载:侯瑾。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还辄然柴以读书。《晋书.范汪传》:"汪少孤贫,六岁过江,依外家新野庾氏……及长,好学。外氏家贫,无以资给,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后用作家贫而好学的典故。

  • 64 . 曲突徙

    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65 . 曲突移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同“曲突徙薪”。

  • 66 . 然糠照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 67 . 烧

    1.《北史.陈奇传》:"﹝游雅﹞取奇注《论语》﹑《孝经》烧于庭内。奇曰:'公贵人,不乏樵薪,何乃燃奇《论语》?'"后以"烧薪"谓著作没有价值,只能当柴烧掉。

  • 68 . 束

    1.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 2.比喻男女成婚。 3.捆柴。

  • 69 . 松

    1.《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后遂用"松薪"比喻事物历久必变。 2.松柴。

  • 70 . 食辨劳

    形容见识卓越。

  • 71 . 噬指弃

    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

  • 72 . 石

    1.石炭。即煤。

  • 73 . 双

    1. 比原来工资多一倍。如:节假日加班给双薪。

  • 74 . 停

    1.停发工资。

  • 75 . 添油炽

    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 76 . 炭

    1.柴炭。

  • 77 . 枉突徙

    比喻防患于未然。

  • 78 . 为

    1.取柴薪。

  • 79 . 析

    1.劈柴。 2.《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孔颖达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指作媒。 3.《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施(丰施)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

  • 80 . 未焚徙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 81 . 衔

    1.犹衔木。

  • 82 . 乌

    1.即炭。

  • 83 . 徙

    1.见"徙薪曲突"。

  • 84 . 香

    1.指作为柴火的香木。

  • 85 . 以荷析

    原指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比喻继承父业。

  • 86 . 野

    1.指郊野草木。

  • 87 . 衣

    1.用柴草包裹尸体。语出《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孔颖达疏:"而棺椁自殷已后,则夏已前棺椁未具也。"

  • 88 . 槱

    1.《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兴也……山木茂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因以"槱薪"比喻国家选拔贤才。

  • 89 . 舆

    1.满车子的柴。比喻大而易见的事物。

  • 90 . 月

    1.按月发给的薪水。

  • 91 . 玉粒桂

    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 92 . 原

    1.原来的薪水。

  • 93 . 蒸

    1.木柴。 2.烧柴火。

  • 94 . 止沸益

    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95 . 执

    1.谓举行火化。

  • 96 . 秩

    1.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木柴。

  • 97 . 柞

    1.柞木类的柴薪。亦泛指柴薪。

  • 98 . 菹

    1.枯槁的草木;柴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