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百刑- 1.各种刑罚。 
- 2 . 八刑- 1.周代对八种犯罪行为所施加的刑罚。《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婣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后来总称刑政为八刑。 
- 3 . 熬刑- 1.忍受刑罚;经受刑罚。 
- 4 . 避刑- 1.谓避免触犯刑法。 
- 5 . 残刑- 1.毁坏形体。刑,通"形"。 
- 6 . 本刑- 1.法律名词。指刑法各本条所规定的刑罚。如某犯依法应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因某种特殊原因,根据刑法另一条规定,得以减轻,而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原应判之六年徒刑即为本刑。 
- 7 . 变刑- 1.处理非常事件时,临时使用的刑法。 
- 8 . 薄刑- 1.轻罪;轻刑。 2.减损刑罚;不以刑罚为重。 
- 9 . 播刑- 1.施行刑法。 
- 10 . 笞刑- 1.古代的一种刑罚。用荆条或竹板敲打臀﹑腿或背。 
- 11 . 常刑- 1.一定的刑法。 
- 12 . 逞刑- 1.犹言肆用刑罚。 
- 13 . 错刑- 1.设置刑法而不用。错﹐通"措"。语本《荀子.议兵》﹕"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 14 . 弛刑- 1.亦作"?刑"。 2.指弛刑徒。 
- 15 . 饬刑- 1.饬正刑法。一说谓修缮监狱﹑刑具。 
- 16 . 处刑- 1.依照法律对罪犯判处刑罚。 
- 17 . 鹑刑- 1.《宋史.王安石传》:"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少年追杀之。开封当此人死,安石驳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后将此案称为"鹑刑"。 
- 18 . 从刑- 即“附加刑”(270页)。 
- 19 . 大刑- 1.重刑。多指死刑。 2.施重刑用的刑具。 3.大型。型﹐铸造器物的模型。 
- 20 . 电刑- ①使电流通过人的身体,用来逼供的刑罚。 ②用电椅处死犯人的刑罚。 
- 21 . 抵刑- 1.受刑。 
- 22 . 德刑- 1.恩泽与刑罚。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 
- 23 . 黩刑- 1.滥施刑罚。 
- 24 . 法刑- 1.法令典章。 
- 25 . 遁天之刑- 指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 26 . 断刑- 1.判刑。 
- 27 . 典刑- 1.常刑。 2.见"典型"。 3.掌管刑法。 4.正法。 5.指受刑法。 
- 28 . 非刑- 在法律规定之外施行的残酷的肉体刑罚:~拷打 ㄧ受尽~折磨。 
- 29 . 毒刑- 残酷的肉刑:~拷打。 
- 30 . 定刑- 审判机关认定犯人应判处某种刑罚:~过重。 
- 31 . 动刑- 施用刑具。 
- 32 . 繁刑- 1.繁苛的刑罚。 
- 33 . 法定刑- 刑法对各种犯罪所规定的刑罚标准。我国的法定刑有个幅度,如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个法定刑的幅度就是从最高的五年有期徒刑到最低的管制。 
- 34 . 烦刑- 1.苛细的刑罚。 
- 35 . 燔刑- 1.烧人致死的残酷刑罚。 
- 36 . 伏刑- 1.被处决。 
- 37 . 宫刑- 古代阉割生殖器的残酷肉刑。 
- 38 . 甫刑- 1.即《尚书.吕刑》。周穆王时有关刑罚的文告,由吕侯请命而颁,后因吕侯后代改封甫侯,故《吕刑》又称《甫刑》。 2.借指周代刑法。 
- 39 . 国刑- 1.城中施行的刑罚。 2.国家的刑律。 
- 40 . 服刑- 服徒刑:服了两年刑ㄧ正在劳改农场~。 
- 41 . 剕刑- 1.古代五刑之一,断足。 
- 42 . 附加刑- 见〖从刑 〗。 
- 43 . 腐刑- 1.即宫刑。古代男子阉割生殖器的酷刑。 
- 44 . 官刑- 1.古代惩戒官吏的刑罚之一,即鞭刑。 2.官府所用之刑。亦指官府的刑法。 
- 45 . 故刑- 1.过去判刑而今仍在服劳役的人。 
- 46 . 归刑- 1.服刑。 
- 47 . 过刑- 1.滥用刑罚。 
- 48 . 缓刑- 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在一定条件下延期执行或不执行。缓刑期间,如不再犯新罪,就不再执行原判刑罚,否则,就把前后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 
- 49 . 火刑- 1.用火烧的酷刑。 
- 50 . 怀刑- 1.谓畏刑律而守法。 
- 51 . 减刑- 法院根据犯人在服刑期间改恶从善的程度,依法把原来判处的刑罚减轻。 
- 52 . 讳兵畏刑- 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 53 . 积刑- 1.指河流。 
- 54 . 即刑- 1.就刑。谓处死。 
- 55 . 极刑- 指死刑:处以~。 
- 56 . 僭赏滥刑- 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 57 . 监刑- 1.犹监斩。 
- 58 . 教刑- 1.古代学校所用的刑罚。 
- 59 . 绞刑- 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 60 . 九刑- 1.周代刑书名。 2.古代的九种刑罚。 
- 61 . 犗刑- 1.宫刑。 
- 62 . 科刑- 1.判处刑罚。 
- 63 . 峻法严刑-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64 . 峻刑- 1.严刑。 
- 65 . 骏刑- 1.严刑。骏,通"峻"。 
- 66 . 就刑- 1. 接受刑罚,多指被处决。 
- 67 . 宽刑- 1.宽缓刑罚。 
- 68 . 苦刑- 酷刑:受~。 
- 69 . 决刑- 1.执行死刑。 
- 70 . 决狱断刑- 受理诉讼,决断刑令。 
- 71 . 军刑- 1.军中的刑罚。 
- 72 . 酷刑- 残暴狠毒的刑罚:~逼供。 
- 73 . 丽刑- 1.谓触犯刑法。丽,通"罹"。 
- 74 . 滥刑- 1.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 75 . 隆刑- 1.严刑﹐重刑。 
- 76 . 理刑- 1.掌理刑法。 2.指掌理刑法之官。 
- 77 . 髡刑- 1.亦作"髠刑"。 2.古代一种剃去罪人须发的刑罚。 
- 78 . 礼刑- 1.谓使刑罚合乎礼法。 2.礼仪与刑罚。 
- 79 . 临刑- 1.将受死刑之时。 
- 80 . 连刑- 1.犹连坐。 
- 81 . 莅刑- 1.监斩。 
- 82 . 流刑- 古代把犯人押送到边远地方服劳役的刑罚。 
- 83 . 量刑- 法院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以及认罪的表现,依法判处一定的刑罚。 
- 84 . 吕刑- 1.《尚书》篇名。周穆王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吕侯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春秋时吕国国君所造的刑书。 
- 85 . 论刑- 1.论说刑法。 2.判刑。 
- 86 . 能刑- 1.善于执法用刑。 
- 87 . 墨刑- 1.古代五刑之一。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 
- 88 . 内刑- 1.施于内心的刑罚。 2.内心效法。 
- 89 . 虐刑- 1.残酷的刑罚。 
- 90 . 判刑- 1.司法部门依据法律给罪犯以刑事处分。 
- 91 . 免刑- 1.脱去刑具。秦汉时用罪犯服役,则解除其刑具,谓之弛刑徒。 2.免除刑罚。 
- 92 . 明刑- 1.明确的法令。 2.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 3.严明的刑罚。 4.指严明刑罚。 5.谓以刑法晓喻民众。 
- 93 . 明正典刑-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94 . 扑作教刑- 扑:戒尺;教刑:上古刑法的一种。原意为以戒尺责打不遵守教令的人。后多用以戏称责打。 
- 95 . 迁刑- 1.改变刑法。指不按法律处刑。 
- 96 . 平刑- 1.公平地处理案件;断案。 
- 97 . 评刑- 1.批评刑法。 2.判案﹐量刑。 
- 98 . 峭刑- 1.严刑。 
- 99 . 轻刑- 1.减省刑罚。 2.犹轻典。 3.轻罪。 
- 100 . 钦刑- 1.犹钦恤。 
- 101 . 黥刑- 1.犹墨刑。 
- 102 . 秋刑- 1.谓秋天肃杀之气对万物的摧折。 
- 103 . 施刑- 1.行刑。 
- 104 . 肉刑- 对人的肉体施以残暴动作的刑罚:对犯人禁止使用肉刑。 
- 105 . 赏刑- 1.犹赏罚。 2.敬词。古代小民称官长施加于自己的刑罚。 
- 106 . 生刑- 1.死刑以外的一切刑罚。 
- 107 . 三刑- 1.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则凶。见《协纪辨方书.义例》。 
- 108 . 审刑- 1.见"审刑院"。 
- 109 . 设刑- 1.使用刑罚。 
- 110 . 深刑- 1.犹严刑。 
- 111 . 赊刑- 1.谓刑法松弛。 
- 112 . 慎刑- 1.谓用刑审慎。 
- 113 . 上诉不加刑- 在刑事诉讼中,如被告人一方上诉,上诉审法院不得加重对被告人的刑罚的原则。目的是保障刑事被告人的上诉权。 
- 114 . 上刑- 1.重刑;极刑。 
- 115 . 尚德缓刑- 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 116 . 授刑- 1.加之以刑罚。 
- 117 . 省刑- 1.减少或减轻刑罚。 
- 118 . 失刑- 1.谓当刑而未处刑。 
- 119 . 殊死刑- 1.斩首的死刑。 
- 120 . 受刑- 1.遭受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