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皆组词
  4. 【皆】在中间组哪些词

【皆】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百堵

    堵:墙。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 2 . 百堵

    堵:墙;作:兴建。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 3 . 八公山上,草木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4 . 百念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5 . 比比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 6 . 比比

    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 7 . 比肩

    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 8 . 成开大吉,闭破莫商量

    1.旧时日历上每天都有一个字表示当日的吉凶,"成"与"开"表示吉利,"闭"与"破"表示不吉利。

  • 9 . 草木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10 . 宠辱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 11 . 触目

    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 12 . 妇孺

    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 13 . 风声鹤唳,草木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14 . 俯拾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 15 . 放之四海而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 16 . 放诸四海而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 17 . 国人曰可杀

    全国人民都认为他该死。形容民愤极大。

  • 18 . 鸡犬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 19 . 尽人

    尽:全部,所有。人人都知道。

  • 20 . 举目

    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

  • 21 . 举世

    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 22 . 连战

    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 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 23 . 满盘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 24 . 六经

    1.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龚自珍﹑章炳麟亦倡此说。参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章炳麟《国故论衡.原经》。

  • 25 . 路人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26 . 毛发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27 . 面面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十分周全。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重点不突出。

  • 28 . 棋错一着,满盘

    1.弈棋错走一步,使得全盘棋输掉。比喻人们处理事情稍有不慎,会把整个事情弄糟。

  • 29 . 前功

    功:功绩。皆:全部。弃:丢掉。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亦作“前功尽弃”、“前功尽灭”。

  • 30 . 穷通

    指穷困或通达皆由命定。

  • 31 . 全民

    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 32 . 狮象搏兔,用全力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 33 . 狮子搏象兔,用全力

    狮子不论与大象或是兔子搏斗,都会用尽全力。形容事情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决不掉以轻心。

  • 34 . 人掩鼻

    人人都捂住鼻子。本指秽气难闻,后指行为丑恶,谁都不愿接近。

  • 35 . 人人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 36 . 所向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同“所向披靡”。

  • 37 . 司马昭之心,路人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38 . 四大

    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 39 . 四海兄弟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 40 . 四海之内兄弟

    四海:指全国。全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 41 . 所在

    到处都是。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

  • 42 . 投刃

    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43 . 滔滔者天下

    洪水弥漫,到处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也比喻某种低下的人或不好的风气到处都是。

  • 44 . 啼笑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 45 . 五蕴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 46 . 嬉笑怒骂,成文章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 47 . 须发

    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指年事以高。

  • 48 . 一着不慎,满盘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 49 . 一着不慎全盘

    1.原指下棋时走错一步,导致整盘棋都输掉。比喻对关键性的问题处理失当,造成整个事情的失败。

  • 50 . 一坐

    指满座皆惊服。同“一坐尽惊”。

  • 51 . 一座

    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 52 . 有口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 53 . 玉石

    犹玉石俱焚。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