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涛组词
  4. 【涛】结尾能组哪些词

【涛】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层

    1.起伏的波浪。 2.形容松竹摇曳貌。

  • 2 . 碧

    1.绿色的波涛。

  • 3 . 波

    ①较大的波浪:波涛起伏|波涛滚滚|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 ②比喻心中起伏不定的思潮:波涛入笔驱文辞。 ③比喻充满艰险的氛围:剧烈、复杂的斗争波涛|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

  • 4 . 潮

    1.犹潮水。

  • 5 . 翠

    1.绿色波涛。 2.酒名。 3.砚名。

  • 6 . 风

    1.风浪。 2.比喻艰险的遭遇。 3.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 7 . 翻

    1.翻腾的浪涛。

  • 8 . 愤

    1.怒涛。

  • 9 . 广陵观

    广陵:县名。在广陵观看长江的波涛。比喻游兴极佳。

  • 10 . 广陵

    1.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后即以"广陵涛"称广陵(今扬州)曲江潮。汉时其势浩大,蔚为壮观。尔后势渐杀。唐大历后迄不见。

  • 11 . 浩

    1.波涛浩大貌。

  • 12 . 海

    1.海浪。 2.指海涛声。

  • 13 . 骇浪惊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14 . 骇

    1.犹骇浪。

  • 15 . 魂压怒

    1.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伍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因以"魂压怒涛"称颂子胥忠心赤胆,至死不渝。

  • 16 . 洪

    1.大波浪。

  • 17 . 胡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安徽绩溪人。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历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全国青联主席、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委书记。1992年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18 . 环

    1.回旋的波涛。

  • 19 . 惊风怒

    比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 20 . 鲸

    1.惊涛,巨浪。

  • 21 . 惊

    1.震摄人心的波涛。

  • 22 . 空

    1.指回荡于空中的浪涛般的声响。

  • 23 . 狂

    汹涌的波涛,比喻浩大的声势。

  • 24 . 浪

    波涛:~滚滚。

  • 25 . 龙

    1.美酒名。

  • 26 . 林

    1.森林被风吹动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 27 . 泷

    1.汹涌的波涛。

  • 28 . 鹭

    1.汉枚乘《七发》:"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后因以"鹭涛"指波涛。 2.比喻人的才情。

  • 29 . 怒

    汹涌的波涛:怒涛汹涌|钱江怒涛涌连天。

  • 30 . 弄

    1.犹弄潮。

  • 31 . 逆

    1.亦作"?涛"。 2.顶着浪涛。

  • 32 . 驱

    1.谓掀起波涛。 2.比喻气势磅礴。

  • 33 . 石

    即“原济”(92页)。

  • 34 . 射

    1.以箭射巨浪。

  • 35 . 诗

    1.汹涌的诗思。

  • 36 . 霜

    1.如雪的波涛。

  • 37 . 素波银

    素:白。指云彩。

  • 38 . 松

    1.风撼松林,声如波涛,因称松涛。

  • 39 .

    1.形容大水滚滚奔流貌。

  • 40 . 湍

    1.指激荡的水流。

  • 41 . 伍胥

    1.即伍胥潮。

  • 42 . 伍子

    1.相传吴国的伍子胥遭佞臣陷害,被吴王夫差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伍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 43 . 胥

    1.传说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所杀﹐尸投浙江﹐成为涛神。后人因称浙江潮为"胥涛"。亦泛指汹涌的波涛。

  • 44 . 烟

    1.亦作"烟涛"。 2.烟波。

  • 45 . 悬

    1.飞湍而下的急流。

  • 46 . 雪

    1.波涛。 2.指连绵起伏的深厚积雪。 3.指汤色鲜白的茶水。

  • 47 . 银

    1.银白色的波涛。 2.指云海。

  • 48 . 云

    1.翻滚如波涛的云。 2.翻飞着白浪的波涛。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