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踏组词
  4. 【踏】开头能组哪些词

【踏】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寻访;觅求。 2.宋元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名目。由大臣访问人材,荐请朝廷辟召。

  • 2 .

    1.亦作"蹋子"。 2.踏床。坐时搁脚的小几。

  • 3 . 塘车

    1.用多辆水车将大河之水戽入支河,以便灌溉。

  • 4 .

    1.犹踩踏。

  • 5 .

    1.亦作"蹋蹄"。亦作"蹋踶"。 2.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 6 . 田器

    1.用脚踏的翻土农具。

  • 7 .

    1.亦作"蹋颓"。 2.谓履于险地。

  • 8 . 五花

    1.北宋皇帝观灯的一种仪式。

  • 9 .

    1.亦作"蹋舞"。 2.以足踏地为节奏,连臂而歌舞。

  • 10 .

    1.犹蹈袭。

  • 11 .

    1.犹行步。

  • 12 .

    1.侵晨,破晓。

  • 13 .

    1.谓内心踏实。

  • 14 .

    1.亦作"蹋行"。亦作"蹹行"。 2.搜查;察看。 3.踩踏,行走。

  • 15 .

    1.亦作"蹋雪"。 2.谓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

  • 16 . 雪马

    1.四蹄皆白的马。

  • 17 . 雪寻梅

    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郑綮)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

  • 18 .

    1.以脚踏地为节拍,当宴歌舞。

  • 19 .

    1.谓实地勘察。

  • 20 . 摇娘

    1.见"踏謡娘"。 2.指歌女。

  • 21 .

    1.犹踏歌。 2.弋阳﹑秦腔中男子扮演的小旦。

  • 22 . 謡娘

    1.南北朝及唐代散乐。

  • 23 .

    1.即膝裤。

  • 24 .

    1.犹偷营。

  • 25 . 影蛊

    1.相传为一种踏人之影而害人的动物。

  • 26 .

    1.谓用脚踩踏硬弩而发箭。

  • 27 .

    1.犹游赏。

  • 28 .

    1.亦作"蹋雨"。 2.冒雨而行。

  • 29 .

    1.谓两人谈话时相互接话。形容谈兴甚浓。

  • 30 .

    1.亦作"蹋圆"。 2.踏球。

  • 31 .

    1.亦作"蹋月"。 2.踏着月色。 3.月下散步。

  • 32 .

    1.亦作"蹋云"。 2.腾云,驾云。

  • 33 .

    1.实地察看灾情。清薛时雨有《踏灾行》,诗云:"尔今速归勤灌培﹐我今出城亲勘灾。"

  • 34 .

    1.亦作"蹋张"。 2.用脚踩踏弩的机括而发箭。

  • 35 .

    1.漫步。

  • 36 . 猪车

    1.亦作"蹋猪车"。 2.见"踏虎车"。

  • 37 . 竹马

    1.一种儿童游戏。把竹竿当马骑着玩。

  • 38 .

    1.跳板。 2.地板。 3.安置在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4.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5.某些器物上用足操纵的特殊装置。 6.运动场上供跳远起跳的板。

  • 39 .

    1.亦作"蹋壁"。 2.紧挨着墙壁。 3.谓缘壁而上。

  • 40 .

    1.亦作"蹋臂"。 2.连臂而歌,踏地为节。

  • 41 .

    1.亦作"蹋博"。 2.古时踢球﹑六博一类的杂戏。

  • 42 .

    1.亦作"蹋布"。 2.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 43 .

    1.亦作"蹋步"。 2.踏罡步斗。 3.迈步。 4.散步。 5.台阶;梯档。 6.身体站直,两脚于原地交替抬起﹑着地。

  • 44 . 步不前

    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比喻事情没有进展。

  • 45 . 步床

    1.一种床前有踏脚板的旧式床。

  • 46 . 菜园

    1.《绀珠集》卷十三引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后因以"踏菜园"形容长期素食,生活清苦。

  • 47 .

    1.见"踏飧"。

  • 48 .

    1.实地查看。

  • 49 .

    1.勘察,探测。

  • 50 .

    1.按照乐调节拍在戏台上舞蹈。

  • 51 .

    1.犹沓潮。谓潮水重叠而至。

  • 52 .

    1.踩踏车船上的轮子,使船行进。 2.踩踏水车灌排。

  • 53 . 沉船

    1.比喻乘人危急之时加以陷害。

  • 54 .

    1.亦作"蹋船"。 2.脚踏船。以脚蹬桨为动力,划水前进的船。

  • 55 .

    1.见"踏床"。

  • 56 . 床板

    1.指床前的踏脚板。

  • 57 . 床啮鼻

    啮: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

  • 58 .

    1.见"踏白军"。 2.谓开路,打先锋。也指打先锋的人。

  • 59 . 百草

    1.亦作"蹋百草"。 2.旧时一种禳灾习俗。传说踩踏百草露水,可以祛毒去热。

  • 60 .

    1.踏青,游春。

  • 61 .

    1.亦作"蹋踧"。 2.见"踏蹴"。

  • 62 .

    1.见"踏蹴"。

  • 63 .

    1.亦作"蹋蹴"。亦作"蹋踧"。亦作"踏蹙"。 2.践踏;踩踏。 3.踢。

  • 64 .

    1.演戏。

  • 65 .

    1.亦作"蹋翠"。 2.犹踏花。

  • 66 .

    1.亦作"蹋跶"。 2.犹趿拉。

  • 67 .

    1.犹探路。 2.台阶。

  • 68 .

    1.亦作"蹋灯"。 2.元宵节上灯市看灯。明徐渭有《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诗。

  • 69 .

    1.借指床前踏脚板或凳子。 2.即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 70 .

    1.即踏脚凳。 2.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之用。

  • 71 .

    1.立在马镫上。 2.即马镫。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3.指车沿的踏板一类装置。 4.踏灯,赏灯。

  • 72 .

    1.亦作"蹋地"。亦作"蹹地"。 2.歌舞时以脚踩踏地面为节拍。 3.踩地,蹬脚。激愤时的动作。 4.席地而坐时两膝拱起,以足着地。

  • 73 . 地菘

    1.蔬菜名。即今塌棵菜。

  • 74 .

    1.亦作"蹋踶"。 2.见"踏蹄"。

  • 75 .

    1.放在房室门口,用以除去鞋上尘土的垫子。

  • 76 .

    1.亦作"蹋蹀"。 2.顿足,踏地。

  • 77 .

    1.踏着冰冻。谓冒着严寒。

  • 78 .

    1.足踏斗宿星谱。为道士作法时的步伐。

  • 79 .

    1.踩踏杵杆一端使杵头起落舂米。

  • 80 .

    1.亦作"蹋顿"。 2.谓歌舞时以足击地打节拍。

  • 81 .

    1.犹踏花。

  • 82 . 访

    1.实地察访。

  • 83 .

    1.亦作"蹋伏"。亦作"蹹伏"。 2.搜索敌人的伏兵。 3.倚伏。

  • 84 . 竿

    1.踏跷。

  • 85 . 罡布斗

    1.见"踏罡步斗"。

  • 86 . 罡步斗

    1.道教法师祈天或作法的步伐。表示脚踏在天宫罡星斗宿之上。

  • 87 . 罡礼斗

    1.亦作"踏罡步斗"。

  • 88 .

    1.旧时一种酷刑。

  • 89 . 高橇

    1.亦作"踏高蹻"。 2.踩高跷。

  • 90 . 高蹻

    1.见"踏高橇"。

  • 91 .

    ①以脚踏地,拉手而歌:连袂踏歌。 ②行吟;边走边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92 . 歌词

    1.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张说所制。又称《缭踏歌》。《乐府诗集》卷八二"近代曲辞"录唐崔液《踏歌词》二首。

  • 93 . 歌图

    中国画。宋代马远作。绢本立轴。水墨。构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远景,高峰陡峭直立,楼阁城阙于松林中隐约可见;下为近景,山径溪桥间、柳条竹枝下,几个村农正踏歌而行。画山石用大斧劈皴,笔致劲健有力。

  • 94 . 狗尾

    1.方言。谓跟在他人后面沾便宜。多用于男女私情。

  • 95 .

    1.亦作"蹋鼓"。 2.古时歌舞,着革履踏行鼓上,谓之踏鼓。

  • 96 . 故习常

    指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 97 . 滚木

    1.亦称"踏混木"。 2.古代百戏杂技之一。表演者踩踏圆木,使其滚动,并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

  • 98 .

    1.犹踏花。

  • 99 . 虎车

    1.亦作"蹋虎车"。亦作"蹋猪车"。亦作"蹋兽车"。 2.指皇帝的猎车。

  • 100 .

    1.踏车戽水。

  • 101 .

    1.亦作"蹋花"。 2.踏青,游春。 3.佛经故事:昔有南窟仙人,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为鹿女。一日,因洞中火熄,命鹿女往北窟仙人处取火。北窟仙人见鹿女行处步迹皆有莲花,因与鹿女言:绕我舍七匝,当与汝火。鹿女如其所言,遂取火而去。参阅《杂识藏经》卷二《鹿女夫人》。后因以"踏花"谓鹿女步行,足迹状如莲花。

  • 102 .

    1.见"踏槐花"。

  • 103 . 槐花

    1.《说郛》卷六九引唐李淖《秦中岁时记》:"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黄,举子忙。'"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往往于隔年秋天就在京城行卷,其时正值槐花盛开,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 104 . 槐黄

    1.见"踏槐花"。

  • 105 .

    1.做砖坯的泥须经反复踩踏以使黏稠,这一工艺过程称踏坯。

  • 106 .

    1.实地察看灾情。 2.踏勘荒地,以便开垦。

  • 107 . 混木

    1.见"踏滚木"。

  • 108 .

    1.察访搜捕。

  • 109 .

    1.见"踏藉"。

  • 110 .

    1.挨肩。谓接连。

  • 111 .

    1.踩踏。 2.比喻压迫;摧残。

  • 112 . 桨船

    1.一种用脚踏动船桨的小船。

  • 113 .

    1.举足,迈步。 2.踏步。两脚原地交替抬起落下。 3.踏板。安置于床前﹑车沿前便于上下的设备。 4.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转动装置中脚踩的部位。 5.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之手段。

  • 114 . 脚板

    1.地板。 2.安置于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3.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115 . 脚凳

    1.一种便于上下车﹑床用的小凳。 2.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116 . 脚钳

    1.古代刑具,以铁铸成,用以束脚,重六斤。犹脚镣之类。

  • 117 . 脚石

    1.安置在浅水或高低两处中间,便于行走或上下的石头。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118 .

    1.亦作"蹋节"。 2.以脚踏地打节拍。

  • 119 .

    1.亦作"踏籍"。 2.践踏;踩踏。

  • 120 .

    1.亦作"蹋踘"。 2.见"踏鞠"。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