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版组词
  4. 【版】结尾能组哪些词

【版】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凹

    1.雕刻的部分凹入版面的印刷版,如铜版﹑钢版﹑照相凹版。凹版印刷品纸面显出凸起的油墨,常用于印刷钞票﹑邮票等。

  • 2 .

    1.邪僻;反常。

  • 3 . 谙

    1.金人尊大之称。

  • 4 . 白

    1.见"白板"。

  • 5 . 碑

    1.亦作"碑板"。 2.碑碣上所刻的志传文字。 3.泛指碑碣。 4.指拓印的碑帖。 5.书法中北碑一派。

  • 6 . 禅

    1.即倚版。僧人坐禅时倚身或安手之器。世俗亦用之。以一长方形板,上下穿穴,贯索其中,缚着于绳床后背之横绳,使版面稍斜,可以倚身。亦常于夏日横安膝上,作为安手及支颐之用。

  • 7 . 初

    1.谓图书的第一版。

  • 8 . 撤

    1.撤除印版。

  • 9 . 倒执手

    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指惊惶失态。

  • 10 . 出

    利用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出版物以利传播的行为。是有文字以后发展起来的。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写、刻绘书籍,是一定意义上的出版。正式的出版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至唐代中叶盛行。现代出版主要指图书、报刊、音像读物等的编辑、印刷(或复制录音、录像、缩微品等)、发行三个方面。当代出现的电子出版活动,又为出版增加了新的内容。

  • 11 . 瓷

    1.印版的一种。清康熙五十八年,泰安县人徐志定曾用瓷制成印版,刊印张尔岐所著《周易说略》一书,序文中称瓷版"坚致胜木"。全书字体端正,行格整齐。

  • 12 . 底

    1.即底片。指拍摄和冲洗过的胶片。 2.位于矿层或矿脉下面的岩层。版,也写作"板"。

  • 13 . 盗

    1.亦作"盗版"。 2.盗印。

  • 14 . 电子排

    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选字,用光学照相原理摄像,阴极射线管或激光扫描成像,将图文直接制作在印版上的技术。

  • 15 . 雕

    刻板①。

  • 16 . 饾

    木刻水印的旧称。因为是由若干块版拼凑而成,有如饾饤,故名饾版。

  • 17 . 翻

    ①翻印的版本。 ②比喻照搬、照抄或生硬模仿的行为。

  • 18 . 负

    1.手持国家图籍。 2.指国家版图。 3.见"负板"。 4.身负版臿的人。指体力劳动者。 5.见"负蝂"。

  • 19 . 封

    1.指授予官职的诏书。

  • 20 . 改

    1.亦称"改样"。 2.按照校样上指出的错误,在活字版上逐个改正。亦指书籍再版前,根据修改后的文字,在原版上逐个调整。

  • 21 . 复

    1.指套色版。

  • 22 . 歌

    1.见"歌板"。

  • 23 . 更

    1.改授官职。

  • 24 . 鹄

    1.见"鹄板"。

  • 25 . 贺

    1.即贺表。

  • 26 . 鹤

    1.亦作"鹤板"。 2.征聘贤士的诏书。

  • 27 . 户

    1.户籍;户口。

  • 28 . 活字

    用金属、木头等制成的活字排成的印刷版。也指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

  • 29 . 活

    活字版:~印刷术。

  • 30 . 假

    1.亦作"假板"。 2.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 3.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 31 . 简

    1.亦作"简板"。 2.亦称"简牌子"。把字写在木板或金属板上的简帖。 3.打击乐器。用长条形竹板或木板制成﹐说唱道情等曲艺时用来伴奏。

  • 32 . 计

    1.指州郡上计的簿书。

  • 33 . 搢

    1.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见。

  • 34 . 胶

    1. 印刷书籍、报刊等的胶制底版。

  • 35 . 金

    1.亦作"金板"。 2.天子祭告上帝镂刻告词的金属版。亦用以铭记大事﹐使不磨灭。 3.传说夏桀杀关龙逢后地庭中所出之金版书。 4.兵书名。 5.用为书籍的代称。 6.拍板的美称。

  • 36 . 刻

    1.见"刻板"。

  • 37 . 溃

    1.谓陷落。

  • 38 . 刊

    1.亦作"刊板"。 2.刻版或排版。

  • 39 . 聚珍

    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用活字版印《四库全书》里一部分善本书,这种版本称为聚珍版。

  • 40 . 开

    1.见"开板"。

  • 41 . 絶

    1.亦作"絶板"。 2.书籍印刷后毁版不再印行。

  • 42 . 扩

    报刊扩大版面或增加版数:晚报将于7月1日~,由四版增为八版。

  • 43 . 绝

    书籍毁版不再印行。

  • 44 . 老

    1.见"老板"。

  • 45 . 懒

    1.斜置床榻上的靠背。

  • 46 . 蜡

    用蜡纸打字或刻写成的供油印的底板。

  • 47 . 敛

    1.古代官员朝会时皆执手版,端持近身以示恭敬。

  • 48 . 露

    1.见"露板"。

  • 49 . 镂

    1.见"镂板"。

  • 50 . 木

    1.见"木板"。

  • 51 . 冕

    1.冕顶之板。又名延。

  • 52 . 明

    1.指明代所刻的书。精刻的明版可与宋版媲美,但一般明代刻本讹漏颇多,书坊所刻尤甚。

  • 53 . 摹

    1.翻刻的版本。

  • 54 . 墨

    1.亦作"墨板"。 2.印书的木版。因印刷时须在版上刷墨,故名。

  • 55 . 拼

    1.按照书刊所要求的大小和式样,把排好顺序的铅字拼成版面。

  • 56 . 排

    亦称“排字”。将原稿的文字、线条、表格等排组成印刷版面的工艺过程。原为手工操作,后逐步发展用机械铸排、照相排版、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照相排版系统等。

  • 57 . 铅

    1.把铅合金熔化后灌入纸型压成的印刷版。

  • 58 . 锓

    1.锓板。

  • 59 . 普及

    1.指书籍在原有版本外出版发行的用纸较次﹑开本较小﹑装订从简﹑定价较低,因而能大量销售的版本。

  • 60 . 琼

    1.见"琼板"。

  • 61 . 秦诏

    1.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统一度量衡诏书的铜版﹐有的镶在铁﹑铜权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钉在木量上。也称秦量诏版。秦始皇的诏版曾在陕西咸阳遗址出土﹐山西左云﹑山东文登等地也曾有刻有秦始皇诏书的铜权出土。秦二世的诏版只见于传世品。它们证明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确实有力地推行于全国。

  • 62 . 三

    1.见"三板"。

  • 63 . 仕

    1.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亦借指仕途,官场。

  • 64 . 神

    1.神位牌。

  • 65 . 石

    1.见"石板"。

  • 66 . 沙

    1.见"沙板"。

  • 67 . 身

    1.见"身板"。

  • 68 . 设

    1.谓建筑工事。版﹐版筑的土墙。泛指工事。

  • 69 . 手

    1.见"手板"。

  • 70 . 诗

    1.见"诗板"。

  • 71 . 书

    1.见"书板"。

  • 72 . 套

    1.亦作"套板"。 2.按印刷页折叠的顺序﹐将印刷版排列在印刷机上。 3.分色套印。

  • 73 . 图

    1.主要用于印制照相图片﹑插图或表格的一种印刷版,用铜﹑锌等金属制成。

  • 74 . 跳

    1.见"跳板"。

  • 75 . 宋

    1.指宋代雕板印刷的书本。

  • 76 . 桃

    1.见"桃板"。

  • 77 . 缩

    1.亦作"缩板"。 2.谓以索束墙板。版,墙版。

  • 78 . 铜

    1.用铜铸成或用铜板刻成的印版。中国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曾用铜版印刷《九经》﹔十一世纪初﹐北宋更以铜版印纸币和仿单。 2.古代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叫"铜版印刷"。 3.照相﹑雕刻﹑电铸等铜版的总称。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

  • 79 . 誊写

    1.简便的印刷版﹐旧时用毛笔蘸药水在特制的纸上写成﹐现在一般把蜡纸铺在誊写钢板上用铁笔刻成。

  • 80 . 誊写钢

    1.刻蜡版时垫在底下的钢板﹐有网纹﹐多镶在木板上。

  • 81 . 凸

    1.版面印刷的部分高出空白部分的印刷版,如木版﹑铅版﹑锌版﹑网目版﹑三色版﹑电镀凸版等。

  • 82 . 陶

    1.陶瓷制成的装饰性的板块。

  • 83 . 停

    1.书刊停止出版,不再印行。

  • 84 . 退

    1.方言。推板,差。

  • 85 . 象

    1.见"象板"。

  • 86 . 投

    1.喻弃官。版,即笏。

  • 87 . 隗照

    1.晋汝阴人隗照﹐善《易》﹐临终以书版授妻﹐谓五年后有龚姓者负金来﹐可示此版求金。五年后﹐使者果至﹐妻示版求金。使者出蓍占筮﹐答道﹕你夫自藏金﹐知我善《易》﹐故以书版寓意﹐金在屋东地下九尺。掘之﹐果得金五百。见《晋书.艺术传.隗照》。后因以"隗照版"用作藏金于地下的典故。

  • 88 . 息

    1.谓停止读书。版,古时书写用的竹木片。指书籍。

  • 89 . 望

    1.见"望板"。

  • 90 . 位

    1.帝王郊祀天地祖宗时,用以书神位之版。

  • 91 . 乡

    1.指乡试中式的名单。

  • 92 . 响

    1.亦作"响板"。 2.乐器。以石制成,寺观或家中设于殿前堂上作传呼之用。

  • 93 . 续

    1.书籍出版后售完,再行印刷出版,谓之续版。

  • 94 . 写真

    1.用照相方法所制的印刷版。如铜版。

  • 95 . 小

    1.户部员外郎的别称。

  • 96 . 心

    1.心。心司记忆,如留痕于版上,故称。

  • 97 . 锌

    1.用锌制成的印刷版。多用来印刷插图﹑表格等。

  • 98 . 牙

    1.见"牙板"。

  • 99 . 砑纸

    1.用以碾压印制笺纸的木版。

  • 100 . 洋

    1.用铅字排版印刷。区别于木版﹑铜版。

  • 101 . 一

    1.见"一板"。 2.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102 . 元

    1.指元代刊印的书籍。

  • 103 . 云

    1.亦作"云板"。 2.绘有云形图案的小板。古代用为车饰。 3.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旧时官府﹑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报时或集众的信号。

  • 104 . 再

    1.书刊第二次出版。有时也指第二次印刷。

  • 105 . 原

    1.印刷品的最初版本。 2.特指未经翻译的原作。

  • 106 . 玉

    1.亦作"玉板"。 2.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贵的典籍。 3.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 4.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 5.笋的别名。 6.鳣的别名。 7.美称击节的拍板。 8.喻冰块。

  • 107 . 诏

    1.见"诏板"。

  • 108 . 制

    1.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

  • 109 . 正

    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的版本(区别于‘盗版’):~书|~光盘。

  • 110 . 闸

    1.见"闸板"。

  • 111 . 斩

    1.见"斩板"。

  • 112 . 照相

    1.应用摄影术制成的印刷版的统称。种类很多,如三色版﹑玻璃版﹑锌版﹑石版﹑照相铅版﹑珂罗版等。

  • 113 . 照相排

    使用照排机进行排版的技术。先按原稿制出穿孔信号纸带、磁带或软磁盘,照排机即根据输入信号通过字库选字,由光机组合、阴极射线管扫描或激光扫描产生文字图像,经电子计算机控制编排版面。

  • 114 . 筑

    1.即版筑。谓墙板与杵。筑墙﹐以泥置板夹中﹐用杵舂实。

  • 115 . 纸

    1.用作衬底的硬厚纸张。 2.亦作"纸板"。印刷用的纸型。

  • 116 . 祝

    1.亦作"祝板"。 2.书写祝文的木版﹑纸版等,祭祀时所用。

  • 117 . 奏

    1.犹奏牍﹐写在版牍上的奏章。

  • 118 . 重

    1.谓书籍重新出版。指书籍从第二版起的各版次。

  • 119 . 钻

    1. 通过切割、钻磨或挖凿将多余的材料去除(如印版)。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