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衡组词
  4. 【衡】开头能组哪些词

【衡】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喻束缚;压迫。厄,通"轭"。

  • 2 .

    1.见"衡轭"。

  • 3 .

    1.亦作"衡扼"。亦作"衡枙"。 2.车辕前的横木和架在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曲木。 3.比喻控制;束缚。

  • 4 .

    1.衡门与樊篱。指简陋的房舍。

  • 5 .

    1.指衡山。

  • 6 .

    1.指古衡州地区。因远离王畿,故称"衡服"。

  • 7 .

    1.横梁。

  • 8 .

    1.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 9 .

    1.衡门的屋舍。言其简陋。借指士庶或隐者居住之处。

  • 10 .

    1.古代天文仪器上用以观测的长管。

  • 11 .

    1.即衡州,春秋楚地,汉属桂阳郡,故称。

  • 12 .

    1.北斗和天河。 2.泛指天宇﹑天上。比喻京都或宫苑。

  • 13 .

    1.珩与璜。亦泛指佩玉。

  • 14 .

    1.即衡山。衡山一名霍山,故称。

  • 15 .

    1.即衡玑。 2.即天平。

  • 16 .

    1.古时观测天象的仪器。

  • 17 .

    1.横簪。

  • 18 .

    1.横行劫击。谓抢劫。

  • 19 .

    1.衡量计算。

  • 20 .

    1.即玉衡星。亦借指北斗星。

  • 21 .

    1.见"衡鉴"。

  • 22 .

    1.指衡山。

  • 23 .

    1.衡器和镜子。衡可以称轻重,镜可以照美丑。比喻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

  • 24 .

    1.横裂,不衔接。 2.引申为混杂;纷乱。

  • 25 .

    1.喻相位。

  • 26 .

    1.抗衡。

  • 27 .

    1.秤与仓库。比喻心中有数而不露于外。

  • 28 .

    1.比喻势利的眼光。语出《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驰骛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纩。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张铣注:"言趋走之人,浇薄之辈,皆执衡秤势之轻重,持绵量气之粗细。"

  • 29 .

    1.犹衡巷。

  • 30 .

    1.谓平衡。

  • 31 . 连珠

    1.谓眉间有骨隆起如连珠状。术数家以为帝王之相。

  • 32 .

    1.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

  • 33 .

    ①比较;评定:~得失。 ②考虑;斟酌:你~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 34 .

    ①比较;评定:衡量得失|衡量利弊|衡量是非。 ②估量,考虑:这件事该不该做,你要好好衡量一下。

  • 35 .

    1.衡山。

  • 36 .

    1.横穿水流。 2.铨选人才的品官。流,流品。

  • 37 .

    1.衡门小屋﹐言其简陋。多指隐者之居。 2.谦称自己所居房舍。 3.衡山和庐山的合称。

  • 38 . 鹿

    1.亦作"衡麓"。 2.官名。守护山林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颖达疏:"《周礼》司徒之属,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一说为古代的宰相。

  • 39 .

    1.见"衡鹿"。

  • 40 .

    1.犹衡巷。指平民居住的地区。

  • 41 .

    1.屋檐的横木。比喻微才。

  • 42 . 虑困心

    形容费尽心思。

  • 43 .

    1.衡门茅屋,简陋的居室。

  • 44 .

    1.同"衡茅"。

  • 45 .

    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屋舍。语出《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指隐士的居处: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 46 . 门泌水

    1.谓隐居之地。

  • 47 . 门深巷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指冷落的巷子。简陋、偏僻的地方。

  • 48 . 门衣

    1.指平民的衣服。

  • 49 .

    1.谓隐居之地。语本《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朱熹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

  • 50 .

    1.违逆命令。

  • 51 .

    1.横木。

  • 52 .

    1.林衡与牧正。古代掌山林与畜牧之官。

  • 53 .

    1.衡轭与辔头。

  • 54 .

    1.谓掌管,治理。

  • 55 .

    称重量的器具,如秤、天平。

  • 56 .

    1.亦作"衡灊"。 2.衡山和潜山的并称。

  • 57 .

    1.见"衡潜"。

  • 58 . 情酌理

    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 59 .

    1.称物之具。

  • 60 .

    1.铨衡,铨选。

  • 61 .

    1.指战国时倡导连横之说的人。

  • 62 .

    1.谓两轭之间的着力处。

  • 63 .

    古称“南岳”,中国五岳之一。在湖南省中部。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著名。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岳庙、祝圣寺、方广寺、南台寺、藏经殿、祝融殿等建筑。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64 .

    1.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2.比喻伟力,大才。 3.比喻准则。 4.比喻法度。 5.喻国柄,相权。

  • 65 . 石程书

    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同“衡石量书”。

  • 66 . 石量书

    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 67 .

    1.古水名。浊漳水的一段。

  • 68 .

    1.犹纵横。

  • 69 .

    1.汉匡衡和张谭的并称。

  • 70 .

    1.犹兼听,不偏听。

  • 71 .

    1.横木为闱。指简陋的房屋。借指贫士之居。

  • 72 .

    1.品评文章。特指主持科举考试。 2.泛指评选文章。

  • 73 .

    1.衡山和巫山的并称。

  • 74 .

    1.横陷。

  • 75 .

    1.衡山和湘水的并称。

  • 76 .

    1.平民居住的里巷。泛指民间。

  • 77 .

    1.谓品评考核。

  • 78 .

    1.横行。谓不循正道而行。

  • 79 .

    1.平正而清虚。

  • 80 .

    1.平正之言。

  • 81 .

    1.横木编荜以为门户。喻简陋的房屋。常借指平民和隐士的居室。 2.用作自谦之辞。犹言寒舍。

  • 82 .

    1.借指北斗星。

  • 83 .

    1.狂风;肆虐的暴风。

  • 84 .

    1.衡文之权。 2.相权。亦指掌相权。

  • 85 .

    1.指杜衡丛生之地。

  • 86 .

    1.谓铨选人才。

  • 87 .

    1.横向排列。

  • 88 .

    1.评量。 2.喻铨选人才的官职。

  • 89 .

    1.指楚地。衡山在古楚地,故称。

  • 90 .

    1.纵横。

  • 91 .

    1.指车马的饰物。《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衡緫灭容,翚翟毁衽。"李善注:"包咸《<论语>注》曰:衡,轭也。《周礼》曰: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緫;厌翟,勒面缋緫;安车,雕面鹥緫。皆有容盖。郑司农曰:緫着马勒,直两耳与两镳。容谓幨车也。"按,《汉书.韩延寿传》"驾四马,傅总"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总,以缇缯饰镳辖也。"一说指后妃的冠饰与发饰。李周翰注:"《周礼》云:王后之首服有衡,以玉为之,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悬瑱。又云:《内则》曰:'栉纵笄緫。'緫,结束也,垂后为饰。"

  • 92 .

    1.指战国时张仪等人倡导的连横事秦的政治主张。 2.谓违背道义。

  • 93 .

    1.南朝梁衡山侯萧恭和定襄侯萧祗的并称。 2.犹评定。

  • 94 .

    1.量度。

  • 95 . 短论长

    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 96 .

    1.见"衡轭"。

  • 97 .

    1.犹衡闾。

  • 98 . 阳市

    在湖南省南部,湘江及其支流耒水、蒸水汇合境内,京广、湘桂铁路交点。1942年设市。以在衡山之南得名。人口753万(1995年)。向为湖南南部水陆交通和物资集散中心。有衡山、石鼓山、回雁峰等名胜。

  • 99 . 阳雁断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 100 . 遥石

    1.传说中的五色石,研细和以诸药可制还形烛。

  • 101 .

    1.公平的法规。

  • 102 .

    1.古地名。春秋时属郑地。

  • 103 .

    1.即衡雍。

  • 104 .

    1.谓横渡。

  • 105 .

    1.守护山林的官。

  • 106 .

    1.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 2.泛指屋宇。

  • 107 .

    1.南岳衡山。

  • 108 .

    1.指宰相。

  • 109 .

    1.古水名。即漳水。

  • 110 .

    1.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亦借指车。

  • 111 .

    1.犹衡从。

  • 112 .

    1.杜衡和白芷。比喻美德或高尚的志向。

  • 113 .

    1.车辕与辕前横木。借指车。

  • 114 .

    1.古代天文仪器的转轴。 2.比喻中枢要职。

  • 115 .

    1.喻标准。

  • 116 .

    1.谓考核铨选官吏。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