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翰蔽- 1.屏障。 2.遮盖;掩护。 
- 2 . 翰草- 1.指文辞。 
- 3 . 翰长- 1.对翰林前辈的敬称。 
- 4 . 翰池- 1.指笔砚。 
- 5 . 翰词- 1.犹辞章。 
- 6 . 翰登- 1.谓以虚声而登高位。语本《易.中孚》:"翰音登于天,贞凶。" 
- 7 . 翰牍- 1.书籍;书札文牍。 
- 8 . 翰蕃- 1.捍卫。 
- 9 . 翰飞- 1.高飞。 
- 10 . 翰飞戾天- 飞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飞黄腾达。 
- 11 . 翰海- 1.古代北海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孤洐,登临翰海。"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按,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海名。但据今人岑仲勉考证,既云"登临",则是山非海,"翰海"当即今蒙古杭爱山的不同音译。或以为突厥语称高山中的深谷为,略去尾音,可译成"杭海"或"翰海"。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参见"瀚海"。参阅岑仲勉《自汉至唐漠北几个地名之考定》﹑柴剑虹《"瀚海"辨》。 
- 12 . 翰翮- 1.犹羽翼。 
- 13 . 翰桧- 1.棺材四旁及上面的彩绘装饰。 
- 14 . 翰迹- 1.见"翰迹"。 
- 15 . 翰厉- 1.犹激越。 
- 16 . 翰林- 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 17 . 翰林学士- 1.官名。唐玄宗开元初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清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 18 . 翰林院- 官署名。唐代初设,集各种才艺之人于院中供皇帝使令。开元末另开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宋代设翰林学士院,为皇帝起草诏旨。明代成为外朝官署,清代沿设,为“储才”之所,掌编修国史、进讲经史、草拟文书等事务,长官是掌院学士。 
- 19 . 翰林子墨- 1.语出《汉书.扬雄传下》:"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 20 . 翰毛- 1.羽毛。 
- 21 . 翰墨- 〈书〉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22 . 翰墨场- 1.犹翰墨林。 
- 23 . 翰墨林- 1.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 
- 24 . 翰墨人- 1.擅长书画或辞章的人。 
- 25 . 翰墨筵- 1.犹文席。谓诗文书画的聚会。 
- 26 . 翰墨缘- 1.指诗文书画等笔墨遇合的机缘。 
- 27 . 翰屏- 1.捍卫。 
- 28 . 翰染- 1.指书画。 
- 29 . 翰薮- 1.犹辞林。 
- 30 . 翰素- 1.文辞,著述。 
- 31 . 翰学- 1.翰林学士的简称。 
- 32 . 翰音- 1.《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因以"翰音"为鸡的代称。 2.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徒有虚声。 
- 33 . 翰苑- 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2.翰林院的别称。 
- 34 . 翰院- 1.翰苑。 
- 35 . 翰藻- 1.文采,辞藻。 
- 36 . 翰札- 书信:彼此翰札往来频繁。 
- 37 . 翰詹- 1.清代对翰林和詹事的合称。 
- 38 . 翰纸- 1.笔和纸。借指文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