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2 . 渤澥桑田- 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3 . 沧桑之变- 沧海变桑田的变化。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4 . 绸缪桑土- 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 5 . 采桑度- 1.乐府清商曲名。参见"采桑"。 
- 6 . 采桑子- 词牌名。截取唐代教坊曲《采桑》中的一“片”,单独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押平声韵。 
- 7 . 柴桑令- 1.指东晋末隐寓庐山西林寺的刘遗民。因其曾为柴桑令,故称。 
- 8 . 柴桑伦- 1.晋陶潜隐居浔阳柴桑,一生酷爱菊,后因谓爱菊的高雅之人为"柴桑伦"。 
- 9 . 柴桑门- 1.晋陶潜弃官归隐故里柴桑,作《归去来兮辞》云:"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后因以"柴桑门"泛指故里的家门。 
- 10 . 柴桑翁- 1.指晋陶潜。因其晩年隐居柴桑,故称。 2.指晋刘遗民。 
- 11 . 柴桑主- 1.《南史.隐逸传上.陶潜》载,潜在彭泽令任上,曾派一佣工助其子耕于柴桑,诒书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后因以"柴桑主"指善待佣工的陶潜。 
- 12 . 长桑君- 1.战国时的神医。传说扁鹊与之交往甚密﹐事之唯谨﹐乃以禁方传扁鹊﹐又出药使扁鹊饮服﹐忽然不见。于是扁鹊视病尽见五脏症结﹐遂以精通医术闻名当世。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13 . 长桑翁- 1.即长桑君。 
- 14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 15 . 遁迹桑门- 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 16 . 格桑花- 1.生于西藏的一种野花,形如菊,开黄色小花。藏族把它作为幸福与爱情的象征。 
- 17 . 恭敬桑梓- 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 18 . 海桑陵谷- 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 19 . 海水桑田-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 20 . 黄桑棒- 1.硬木棍。 
- 21 . 黄桑棍- 1.即黄桑棒。 
- 22 . 鸡犬桑麻-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 23 . 景入桑榆- 比喻垂老之年。 
- 24 . 敬恭桑梓- 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 25 . 楼桑里- 1.汉末刘备的故里名。在今河北省涿县境。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少时,宅东南角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如车盖。备与诸小儿在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后称此地为楼桑里。 
- 26 .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比喻代人受过。 
- 27 . 莫桑比克- 南非国家。东临莫桑比克海峡。面积7994万平方千米。人口1570万(1990年)。首都马普托。沿海为平原,内陆为高原。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经济以农业为主体,主产玉米、高粱、甘蔗、剑麻等。主要出口腰果、棉花和糖。 
- 28 . 莫桑比克港- 莫桑比克重要港市。人口1万多(1990年)。全国最古老的对外通商口岸。有烟草加工、榨油等小型工业。多历史文物,以古碉堡、教堂、殿宇等闻名。 
- 29 . 莫桑比克海峡- 非洲大陆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海峡。长1670千米,为世界最长的海峡。平均宽450千米。大部水深2000米以上。峡中多珊瑚礁。是南大西洋同印度洋间的航运要道。 
- 30 . 莫桑比克暖流- 南印度洋西部的暖流。印度洋南赤道洋流遇非洲大陆转向,其中一支沿非洲东岸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南流,形成莫桑比克暖流。其延续部分直达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沿岸,最后汇入西风漂流。 
- 31 . 陌上桑间- 1.田间小道和桑树之间。古时多指男女幽会之所。 
- 32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桑榆:指太阳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不要说岁数已大,将落的太阳还能放出满天霞光。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 
- 33 . 暮景桑榆-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 34 . 盘石桑苞- 盘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安稳牢固。 
- 35 . 濮上桑间- 指男女幽会的场所。 
- 36 . 穷桑氏- 1.指少皞氏。 
- 37 . 日薄桑榆-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38 . 收之桑榆- 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39 . 生桑之梦- 指三国·蜀·何祗梦见井中生桑,后应梦,四十八岁而卒。后比喻死期将至。“桑”亦写作“桒”。 
- 40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41 . 收桑榆- 1.见"收之桑榆"。 
- 42 . 田月桑时- 泛指农忙季节。 
- 43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长篇小说。丁玲作。1948年发表。暖水屯土改运动刚开始时冷冷清清,恶霸地主钱文贵逍遥自在,群众顾虑重重。党支部书记张裕民和土改工作组的杨亮分别在干部中串联,细致做群众工作,并将主攻目标对准钱文贵,终于齐心合力斗倒了恶霸地主,农民分得了土地。 
- 44 . 汤祷桑林- 1.谓汤逢大旱,自以身为牺牲,祷于桑山之林以祈雨。表示商汤仁德爱民。语本《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 45 . 坦桑尼亚- 东非国家。临印度洋。面积9451万平方千米。人口2810万(1995年)。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境内以高原为主,东非大裂谷纵贯。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热带,干湿季分明。农业为经济主导部门,主要出口咖啡、棉花、剑麻等农产品。 
- 46 . 瓮牖桑枢- 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 47 . 研桑心计-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 48 . 祥桑谷- 1.妖桑和妖谷。古代传说,殷帝太戊时,"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见《史记.殷本纪》。按,古书于帝名及灾异的记载各异。《尚书大传》卷二下作"武丁之时,桑榖俱生于朝"。《韩诗外传》卷三作"榖生汤之庭"。 
- 49 . 咏桑寓柳- 咏的是“桑”,而实际说的是“柳”。比喻借题传情。 
- 50 .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 51 . 指桑树骂槐树- 1.见"指桑骂槐"。 
- 52 . 指桑说槐- 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 
- 53 . 郑卫桑间- 郑卫:春秋时郑、卫二国;桑间:在濮水之上。指亡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