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原组词
  4. 【原】结尾能组哪些词

【原】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埃塞俄比亚高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0~2 500米,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62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 【埃塞俄比亚高原】在非洲东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0~2 500米,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62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

  • 2 . 拔本塞

    ①比喻背弃根本。 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 3 . 巴西高

    南美洲中东部的大高原。因主要在巴西境内,故名。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外面积最大的高原。地表起伏和缓,大部分海拔600~900米,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边缘近大西洋岸有著名的大崖壁。铁、锰、有色金属、水晶等矿藏丰富。

  • 4 . 白鹿

    1.古地名。即霸上。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

  • 5 . 百

    1.见"百源"。

  • 6 . 碧

    1.绿色的原野。

  • 7 . 本

    哲学上指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

  • 8 . 冰

    1. 比浮冰更为广大的一片广阔的海冰。

  • 9 . 病

    1.病因。引起疾病的根源。

  • 10 . 波德平

    即“中欧平原”(858页)。

  • 11 . 波河平

    意大利最大平原。面积44万平方千米。原为古海湾,后由波河冲积而成。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是意大利经济最发达地区。

  • 12 . 草

    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差异,草原又可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三个类型。广泛分布于温带内陆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等地。

  • 13 . 长江中下游平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 14 . 村

    1.乡村,乡间。

  • 15 . 成都平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扇组成。在四川盆地西部,以都江堰市为顶端。面积约9100平方千米。海拔600米左右。有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

  • 16 . 川

    1.江河之源。 2.指江河。 3.河流与原野。 4.指原野。

  • 17 . 德干高

    亚洲南部大高原。为印度半岛的主体。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00米。地面久经侵蚀,起伏较小。

  • 18 . 大平

    美国中部的著名平原。东部海拔不超过500米,西部海拔500~1800米左右。为向东低斜、深谷横切、起伏和缓的坦荡平原。

  • 19 . 当

    1.见"当元"。

  • 20 . 厝火燎

    放火燎原,比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 21 . 春

    1.春天的原野。

  • 22 . 大查科平

    一译“格兰查科”。南美洲中部的平原。面积约80万平方千米。海拔在100~400米之间。是南美洲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有广大的灌木林和热带草原。特产破斧树,可作建筑材料和提制鞣酸。

  • 23 . 东非高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属热带草原气候。农业较发达。

  • 24 . 掸邦高

    东南亚面积最大的高原。面积17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130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萨尔温江纵贯南北。河谷为主要农业区。多铅、锌、银等有色金属矿藏。产宝石著名。

  • 25 . 大

    1.根源﹐根本。

  • 26 . 端

    1.原委;根由。 2.依旧。

  • 27 . 砥

    1.平原。

  • 28 . 洞庭湖平

    两湖平原的南部。在湖南省北部。由洞庭湖水系湘江等冲积而成。湖区多围湖造田形成的圩田。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淡水鱼区。

  • 29 . 赌誓发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30 . 东北平

    中国最大的平原,主体部分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间,南临辽东湾,由松花江、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北部称松嫩平原,南部称辽河平原。通常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会合处的三江平原也包括在内。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中国重要农业基地,提供大量商品粮。石油资源丰富。

  • 31 . 东

    1.古地区名。相当今山东运河以西,汶水下游一带。

  • 32 . 雕虎焦

    指壮士履险。

  • 33 . 东欧平

    欧洲东部大平原。因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故又称“俄罗斯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米。北部丘陵、洼地、沼泽广布;南部地形平坦。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

  • 34 . 冻

    1. 北极圈一带的无树平原;苔原。

  • 35 . 鄂尔多斯高

    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南面至长城一线。海拔1000~1500米。河流稀少,沙丘分布广。东部多草原,西、北、南部多沙漠。煤炭蕴藏丰富,有东胜、准格尔等煤矿。

  • 36 . 发

    1.发源。

  • 37 . 复

    ①病后恢复健康:身体已经~。也作复元。 ②恢复原状:被破坏的壁画已无法~。

  • 38 . 反本还

    反:同“返”,归,还。指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 39 . 返本还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 40 . 高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

  • 41 . 哥伦比亚高

    世界著名的熔岩高原。在美国本土西北部。地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经哥伦比亚河及其支流冲蚀,形成很多峡谷。

  • 42 . 甘心情

    指完全愿意。

  • 43 . 封官许

    封赏官职和许诺报酬。现多指为了使他人为己所用而答应给以名利地位。

  • 44 . 关东平

    日本最大平原。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米以下。人口稠密,城市毗连,为日本经济最发达地区。

  • 45 . 皋

    1.沼泽和原野。

  • 46 . 根

    1.根源,根由。

  • 47 . 关

    1.边关原野。

  • 48 . 关中平

    又称“渭河平原”。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原为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中国重要农业区,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 49 . 圭亚那高

    南美洲东北部高原。海拔一般为300~400米。森林茂密。高原西北部有安赫尔瀑布。

  • 50 . 黄土高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在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海拔1000~2000米。除石质山地外,地面基本上为连续的黄土(一般厚数十米至百米)覆盖,面积达3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经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地面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

  • 51 . 呼伦贝尔草

    1. 一名巴尔嗄高原。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岺西边、内蒙古高原的东北的高地,东高西低。由呼伦湖、贝尔湖在该地区,故名。草原广阔,便于发展畜牧业,湖泊盛产鱼类。

  • 52 . 呼伦贝尔高

    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面。海拔700~1000米。四周为丘陵和低山环绕。中部平坦,有呼伦湖等众多湖泊。水草肥美,为中国著名天然牧场。是三河牛、三河马等良种牲畜产地。

  • 53 . 海河平

    华北平原北部。主要在河北省境内。由黄河、海河冲积而成。地势由北、西、南三面向渤海倾斜,大部分地区低洼易涝。盛产小麦、棉花、杂粮。富藏石油、煤等矿。沿海产盐。

  • 54 . 华北平

    中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由黄河、海河和淮河等冲积而成。北起燕山南麓,西至太行山、伏牛山山麓,东临渤海、黄海并和山东丘陵接壤,南到安徽、江苏两省北部。面积3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黄河以北称海河平原,以南称黄淮平原。中国重要农业基地。富石油、煤等矿产资源。沿海产盐。

  • 55 . 寒

    1.指冬天的原野;冷落寂静的原野。

  • 56 . 河套平

    在内蒙古中部黄河沿岸,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间。包括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原为断陷地区,由黄河冲积而成。海拔1000米左右。引黄河水灌溉,为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银川平原。

  • 57 . 河

    1.见"河源"。

  • 58 . 鸿

    1.广大的原野。

  • 59 . 还

    ①事物恢复原状。 ②指含氧物质被夺去氧。也泛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近。如氧化铜和氢气加热后生成铜和水。还原和氧化是伴同发生的。

  • 60 . 积本求

    从根本上探求。

  • 61 . 荒

    荒凉的原野:过去沙碱为害的~,变成了稻浪翻滚的良田。

  • 62 . 黄淮海平

    即“华北平原”(76页)。

  • 63 . 黄淮平

    华北平原南部。包括豫东、鲁西南、皖北和苏北。地形平坦。历史上黄河为患时常经此分泄入淮。多泄水不畅形成的湖泊。苏北境内为著名水乡。中国重要农业区。富藏煤、石油等矿。沿海产盐。

  • 64 . 黄

    1.土色黄褐的原野。

  • 65 . 脊令

    1.语出《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为水鸟﹐而今在原﹐则失其所。后以"脊令原"指兄弟急难不能相顾。

  • 66 . 基

    1.犹根源。

  • 67 . 鹡鸰在

    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比喻漂泊异地的兄弟急待救援。

  • 68 . 鹡

    1.见"鹡鸰在原"。

  • 69 . 见

    1.犹见谅。

  • 70 . 矜

    1.哀怜原谅。

  • 71 . 鉴

    1.亦作"鉴原"。 2.鉴察原谅。

  • 72 . 江汉平

    两湖平原的北部。在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及其大支流汉水冲积而成,以湖泊数量多著称。中国的商品粮、商品棉和淡水渔业基地。

  • 73 . 姜

    1.见"姜嫄"。

  • 74 . 郊

    1.原野。

  • 75 . 焦

    1.巨石名。 2.引申喻戒惧。 3.亦作"焦元"。干旱的土地。

  • 76 . 角力中

    角:较量。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

  • 77 . 喀斯特高

    世界著名岩溶地形区。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面岩石嶙峋,地下溶洞发育,岩溶地形典型。因此,国际上采用“喀斯特”(原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作为岩溶地形的通用名称。

  • 78 . 九九归

    犹言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 79 . 九

    1.九州大地。 2.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 3.泛指墓地。 4.九泉,黄泉。

  • 80 . 科罗拉多高

    美国西南部的大高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3000米。高原上岩层平展,经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冲蚀,形成许多深邃的峡谷。其中以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色最为壮观,是著名旅游胜地。

  • 81 . 开

    1.指开国。 2.见"开源"。

  • 82 . 抗

    进入人或动物体的血液中能使血清产生抗体并与抗体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物质。一定种类的抗原只能促使血清中产生相应的抗体。

  • 83 . 科尔沁草

    1.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包括大兴安岭南段东侧的西辽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为温带南部半干旱草原地带。原为优质草原,后迅速沙化,一部分已退化为科尔沁沙地。

  • 84 . 乐游

    诗篇名。唐代李商隐作。乐游原,为唐都长安郊外的登临胜地。全文为:“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取眼前自然景色,归结为人生哲理,也隐含着对唐帝国走向末路的忧伤情感。

  • 85 . 枯

    1.犹荒原。

  • 86 . 旷

    1.广阔的原野。

  • 87 . 莽

    草木茂盛的原野:千里莽原。

  • 88 . 揽辔中

    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同“揽辔澄清”。

  • 89 . 两相情

    指双方互相愿意。

  • 90 . 陵

    1.丘陵和平原。 2.陵寝。

  • 91 . 燎

    (大火)延烧原野:~烈火ㄧ星火~。

  • 92 . 两湖平

    “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合称,两者以长江荆江段为分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 93 . 乱

    1.见"乱源"。

  • 94 . 辽河平

    东北平原的南部。由辽河冲积而成。沉积层厚,含石油,有著名的辽河油田。农业发达,原低洼易涝的辽河下游地区亦已改造为水田区。

  • 95 . 辽

    1.辽阔原野。

  • 96 . 林海雪

    长篇小说。曲波作。1957年发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参谋长少剑波奉命率领一支武装小分队,深入东北的林海雪原,消灭盘踞在那里的土匪。他们战胜重重天险,发动群众,取得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的胜利,最终全歼顽匪。小说情节惊险,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 97 . 麓

    1. 山前侵蚀平原。一种起伏不大而宽阔缓斜的基岩,位于干旱区或半干旱区中较陡坡的山脚下,通常表面盖着一层薄的砾砂冲积层,是一个侵蚀面,和沉积性的山麓冲积平原不同。

  • 98 . 内

    1.指中原地区。

  • 99 . 南非高

    在非洲南部。大部分海拔1000~2000米。中部是卡拉哈里沙漠,地势最低。东、南、西三面形成绵延数千千米的弧形大断崖。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色金属及金刚石等矿藏极为丰富。

  • 100 . 墨西哥高

    墨西哥境内的高原。面积666万平方千米。北部海拔800~1000米,内有许多被低山围绕的盆地;南部地势较高,海拔达2000~2500米,多湖泊和山间谷地。富铅、锌、锑、汞、银等矿藏。

  • 101 . 名

    1.大的原野。

  • 102 . 酶

    1.生物体内能转变成酶的化学物质,例如能转变成凝血酶的凝血酶原。

  • 103 . 内蒙古高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1400米。地面坦荡,起伏和缓,多宽广盆地。草原辽阔,为中国重要牧区。西部沙漠分布广。

  • 104 . 募

    1.中医泛指膈间及肠胃之外脂膜的部位。募,也写作"膜"。

  • 105 . 潘帕斯草

    又称“潘帕斯平原”。一般指阿根廷中、东部的大平原。“潘帕斯”一词原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面积76万平方千米。地势平展,从西北向东南缓倾。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和牧场。阿根廷人口的三分之二,以及工业生产和谷物、肉类出口的80%均在此。

  • 106 . 宁夏平

    即“银川平原”(1049页)。

  • 107 . 青

    1.山名。在江西庐山东南。 2.绿色原野。

  • 108 . 帕米尔高

    在亚洲中部,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两国。亚洲主要山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于此,为世界著名山结。平均海拔4000米。气候高寒。冰川广布,人烟稀少。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经此。

  • 109 . 平

    陆地上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宽广低平的地区。世界最大的平原为巴西的亚马孙平原,中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

  • 110 . 鄱阳湖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在江西省北部。由鄱阳湖水系赣江等冲积而成。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淡水鱼区。

  • 111 . 情有可

    按情理,有可原谅的地方。

  • 112 . 起

    1.事物产生的根源。

  • 113 . 清

    1.见"清源"。

  • 114 . 阡

    1.墓地。

  • 115 . 丘

    1.山丘与平原。 2.指乡土。

  • 116 . 青藏高

    世界海拔最高、最年青的高原。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及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间。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为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亚洲很多大河发源于此。高大山脉和宽谷、盆地相间分布,盆地内散布众多的内陆湖。多山岳冰川。冻土分布广。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目前地壳仍在隆起。

  • 117 . 秦

    1.犹秦中。

  • 118 . 秋

    1.秋日的原野。

  • 119 . 屈

    ①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作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篇,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样式,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影响。 ②话剧剧本。郭沫若作于1942年。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以保国安民。南后郑袖以卑鄙手段加以陷害。楚怀王撕毁楚齐盟约,对秦妥协,并下令囚禁屈原。屈原满腔忧愤,在卫士帮助下走向民间

  • 120 . 穷

    1.见"穷源"。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