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颁冰- 1.古代帝王夏天赏赐冰块给群臣。 2.指帝王所赏赐的冰块。 
- 2 . 棒冰- 1. [方]∶长方形或长圆形带小把儿的冰块;冰棒。 
- 3 . 抱冰- 1.喻刻苦自励。 2.喻廉洁。 
- 4 . 常坚冰- 1.传说中的一种冰,虽盛暑,终不消。 
- 5 . 层冰- 1.犹厚冰。 
- 6 . 春冰- 1.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 7 . 炊沙镂冰- 炊沙不能成饭,刻冰不能作器。比喻徒劳无功。 
- 8 . 垂冰- 1.下垂的冰柱。 
- 9 . 赐冰- 1.谓盛暑时天子以冰赐臣。 
- 10 . 蹈冰- 1.踏冰。喻危迫。 
- 11 . 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 12 . 弹冰- 1.弹奏弦乐器。古人谓以冰蚕之丝制为冰弦,故称。 
- 13 . 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 14 . 伐冰- 1.见"伐冰之家"。 
- 15 . 冻冰- 1.凝结成冰。 2.犹寒冰。 
- 16 . 堆冰- 1. 由大小浮冰推挤在一起形成混杂体的海上冰块。 
- 17 . 鹅管冰- 1.鹅管石。 
- 18 . 负冰- 1.水底鱼虫游近冰面,以示天气回暖,百虫解蛰。 
- 19 . 干冰- 固态的二氧化碳,白色,半透明,形状像冰。在常温常压下不经液化直接变成气体,产生低温。用做冷冻剂,也用于人工降雨。 
- 20 . 怀冰- 1.比喻高洁。 2.形容寒冷。 3.引申为懔栗戒惧。 
- 21 . 红冰- 1.喻泪水。形容感怀之深。 2.喻血汗。 
- 22 . 寒冰- 1.亦作"寒氷"。 2.寒冷的冰。 
- 23 . 海冰- 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称为“浮冰”。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 24 . 虎尾春冰-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25 . 狐冰- 1.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 
- 26 . 滑旱冰- 也称“轮滑运动”、“溜冰”。脚穿四轮溜冰鞋在坚实场地上滑行的一种运动。分花样、速滑和四轮冰球等项。 
- 27 . 积冰- 1.指北方。 2.指历久不融的冰。 
- 28 . 花样滑冰- 冰上运动项目之一。在音乐伴奏下,利用冰刀在冰面上滑出各种图形、表演各种技巧和舞蹈动作。有单人、双人和冰上舞蹈三项。 
- 29 . 滑冰- ①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穿着冰鞋在冰上滑行。比赛分花样滑冰(做出各种姿势和花样)和速度滑冰两种。 ②泛指在冰上滑行。 
- 30 . 鳇冰- 1.鳇鱼的软骨。脆软可食。 
- 31 . 画水镂冰-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 32 . 画脂镂冰- 镂:雕刻。在油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 33 . 戛玉敲冰-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 34 . 火上弄冰- 比喻易于败亡,事情很容易办到。 
- 35 . 煎水作冰- 比喻不可能的事。 
- 36 . 践冰- 1.犹履冰。比喻处于险境。语本《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37 . 坚冰- 1.《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王弼注:"始于履霜,至于坚冰,所谓至柔而动也。刚阴之为道,本于卑弱而后积著者也。"后多以喻积过成祸,困难重重。 
- 38 . 结冰- 1. 液体在低温下变为固体。 
- 39 . 冷冰冰- (~的)①形容不热情或不温和:~的脸色。 ②形容物体很冷:~的石凳。 
- 40 . 九冰- 1.厚积的冰。 
- 41 . 李冰- 1. 中国战国时水利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川西平原提供了巨大的水利效益。 
- 42 . 励志如冰- 指激励意志使身心如同晶莹的冰一样清白。 
- 43 . 临深履冰- 深:深渊;履:踩踏。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 44 . 乐冰- 1.《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刘孝标注引《玠别传》:"﹝玠﹞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后因以"乐冰"指岳父。 
- 45 . 临危履冰- 履:踩踏。遇到险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险,时刻警戒自己要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 46 . 凉冰冰- 1. 形容很凉。如:湿衣服贴在身上凉冰冰的。 
- 47 . 溜冰- 1.滑冰。 
- 48 . 流冰- 1.冰块在河面上漂浮和流动。 2.在河面上漂浮和流动的冰块。形成于河面全部封冻以前或河流解冻之初。 
- 49 . 镂玉裁冰- 比喻构思新颖精美。 
- 50 . 卖冰- 1.喻把握时机。 
- 51 . 陆缘冰- 又称“冰架”、“冰棚”或“冰障”。大陆冰川向海洋伸展,其漂在海上的冰体。陆缘冰断裂后入海,即形成冰山。最著名的是南极大陆外围的罗斯冰架(陆缘冰)。 
- 52 . 镂冰- 1.见"镂冰"。 
- 53 . 履冰- 在冰上行走。比喻有危险而应谨慎:涉水履冰,不怕艰难险阻。 
- 54 . 履霜坚冰-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 55 . 履霜知冰-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56 . 罗斯陆缘冰- 南极洲最大的陆缘冰,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大部分覆盖在大陆架上,前缘悬浮海中。冰厚200~700米。最前缘形成著名的罗斯冰障,高出海面50米,长达900多千米,极为壮观。 
- 57 . 刨冰- 一种冷食,把冰刨成碎片,加上果汁等,现做现吃:菠萝块儿~。 
- 58 . 木冰- 1.雨雪霜沾附于树木遇寒而凝结成冰。 2.指雨雪霜沾附于树木所凝结成的冰。 
- 59 . 烹冰- 1.冰遇火即溶,喻消灭之快速。 
- 60 . 跑冰- 1.方言。溜冰,滑冰。 
- 61 . 凝冰- 1.冰;结冰。 
- 62 . 漂冰- 1.漂浮于水中的任何类别的冰,包括搁浅冰和漂流陆冰——亦称“浮冰”。2.类似于冰山的丘状浮冰体。 
- 63 . 若涉渊冰- 比喻处境艰险。同“若涉渊水”。 
- 64 . 青冰- 1.见"青蓝冰水"。 
- 65 . 轻冰- 1.薄冰。 
- 66 . 人造冰- 1.用人工方法降低水的温度而制成的冰。 
- 67 . 如履薄冰- 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 68 . 沈雁冰- 即“茅盾”(352页)。 
- 69 . 深渊薄冰- 面对着深渊,脚踩着薄冰。比喻处境危险,心存戒惧。 
- 70 . 斯冰- 1.秦李斯﹑唐李阳冰的并称。二人皆以篆书名世。 
- 71 . 素冰- 1.洁白的冰。 
- 72 . 碎冰- 1. 混有水的成碎块状的冰。 
- 73 . 速度滑冰- 冰上运动项目之一。在滑冰场跑道上作快速滑行。比赛项目有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和全能;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和全能。 
- 74 . 炭冰- 1.炭热而冰冷。喻不能相容。 
- 75 . 甜冰- 1.宋杨万里《春菜》诗:"雪白芦菔非芦菔,吃来自是辣底玉;花叶蔓菁非蔓菁,吃来自是甜底冰。"后以"甜冰"指蔓菁。 
- 76 . 条冰- 1.比喻清贵的官职。 
- 77 . 听冰- 1.传说狐性好疑﹐故渡冰辄听﹐冰下无水乃过。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晋郭缘生《述征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 
- 78 . 衔胆栖冰- 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 79 . 卧冰- 1.见"卧冰求鲤"。 
- 80 .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 81 . 委冰- 1.请托媒人。冰,冰人,媒人。 
- 82 . 夕冰- 1.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后以"夕冰"喻因重任在身而心焦如焚。 
- 83 . 熙冰- 1.晶亮的冰。 
- 84 .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85 . 夏虫不可语冰-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86 . 夏虫疑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 87 . 夏虫语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 88 . 檐冰- 1.垂于屋檐边的冰凌。 
- 89 . 砚冰- 1.砚水冻成的冰。 
- 90 . 心冰- 1.佛教语。喻被束缚的迷心。 
- 91 . 玄冰- 1.厚冰。 
- 92 . 醒酒冰- 1.食物名。即水晶脍。 
- 93 . 雪冰- 1.雪与冰。借指寒气。 2.喻真情。 
- 94 . 严冰- 1.厚冰。 
- 95 . 悬冰- 1.悬挂着的冰柱。 
- 96 . 饮冰- 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2.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 3.谓清苦廉洁。 
- 97 . 一条冰- 1.宋晁载之《续谈助》卷三引《圣宋掇遗》:"陈彭年在翰林,所兼十余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冰。"意谓官职清贵。 
- 98 . 遗矢如冰- 1.东晋王敦谋反,晋明帝化装去察看王敦营垒。走后,王敦使五骑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而追的人"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事见《晋书.明帝纪》。后以"遗矢如冰"指代其事。 
- 99 . 阳冰- 1.结于水面之冰。 
- 100 . 疑冰- 1.《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谓夏生秋死之虫不知冰为何物。后遂以"疑冰"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 
- 101 . 玉冰- 1.玉和冰。比喻洁白。 2.比喻清澈的水。 
- 102 . 阴凝坚冰-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 103 . 增冰- 1.层冰。亦指冰山。 
- 104 . 鱼上冰- 1.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郑玄注:"皆记时候也。"孔颖达疏:"鱼当盛寒之时,伏于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于水上,近于冰,故云鱼上冰也。"后因以"鱼上冰"代称正月早春时令。 
- 105 . 雨木冰- 1.谓天气过冷﹐雨水降在树上随即结冻成冰。 
- 106 . 语冰- 1.谈论冰。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107 . 玉壶冰- 1.壶水成冰,形容寒冷。 2.喻高洁清廉。 3.酒名。 
- 108 . 渊冰- 1.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渊冰"喻危险境地。 
- 109 . 陨冰- 从行星际空间陨落地面的冰块。落地不久即溶化成水。是一种罕见的天象,至今被证认的记录仅三次:1955年8月30日陨落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卡什顿城附近的陨冰,重约3千克;1963年8月27日陨落在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陨冰,重约5千克;1983年4月11日陨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区的陨冰,重约5~9千克。 
- 110 . 造冰- 1.古丧礼。自仲春至秋凉,贵族死后,纳冰于盘,置尸床下。 
- 111 . 斩冰- 1.砍冰。谓取冰藏于冰室。 
- 112 . 斲冰- 1.亦作"斵冰"。 2.击冰;斫冰。 3.谓击水。形容在空明澄澈的水光中打桨。 
- 113 . 重冰- 1.指厚的冰层。 
- 114 . 椎冰- 1.砸冰。 
- 115 . 铸木镂冰- 指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塊(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 116 . 走花溜冰- 比喻吹牛,说大话。 
- 117 . 钻火得冰-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118 . 作冰- 1.旧称做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