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宝珠茶- 1.见"宝珠"。 
- 2 . 宝珠山茶- 1.见"宝珠"。 
- 3 . 宝珠市饼- 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 
- 4 . 贝阙珠宫-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5 . 白眼珠子- 1.犹白眼。意为轻蔑的眼光。 
- 6 . 斑珠藤- 1.藤之一种,生山谷中,其种子如珠而斑。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附录.斑珠藤》。 
- 7 . 璧合珠连- ①指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 ②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8 . 璧合珠联- 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9 . 贝联珠贯- 贝与珠联贯在一起非常齐整漂亮。形容排列非常整齐。 
- 10 .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11 . 翠尘珠坱- 指珠翠落于尘土。比喻人才被湮没。 
- 12 . 翠围珠裹- 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同“翠绕珠围”。 
- 13 . 翠围珠绕- 翠:翡翠;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 
- 14 . 翠绕珠围- 珠:珍珠;翠:翡翠。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 15 . 飞珠溅玉- 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 16 . 肥珠子- 1.无患子的别名。其实可供洗涤﹐也可入药。树生高山中﹐甚高大﹐枝叶皆如椿﹐五六月开白花﹐结实大如弹丸。实中一核﹐坚黑似肥皂荚之核﹐正圆如珠。十月采实﹐煮熟去核﹐捣和麦面或豆面作澡药。因其实如肥油而子圆如珠﹐故名。参阅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 
- 17 . 告珠玉- 1.向人索取诗文的敬辞。 
- 18 . 滚珠轴承- 滚动轴承的一种,滚珠装在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中间,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也叫球轴承。参看〖滚动轴承〗。 
- 19 . 汗珠子- 成滴的汗。也叫汗珠儿。 
- 20 . 合浦珠还-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21 . 还珠洞- 1.洞名。在广西桂林伏波山麓。该洞三面穿透,曲折清幽。洞壁石刻甚多,其中有唐代佛像,宋代画像等。 
- 22 . 还珠返璧- 宝物失而复得。 
- 23 . 还珠合浦-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24 . 还珠买椟-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同“买椟还珠”。 
- 25 . 还珠守- 1.《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合浦产蚌珠,因地方官贪污,采求无厌,蚌珠迁至界外日南地方。后孟尝任太守,革除前弊,去珠复还。后以"还珠守"指清廉的地方官。 
- 26 . 还珠亭- 1.亭名。在合浦县(旧属广东,现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东。汉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政绩卓著,后人建此亭以旌表之。 
- 27 . 怀珠抱玉- 珠、玉:比喻美德和才华。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 
- 28 . 怀珠韫玉- 用以比喻怀藏才德。 
- 29 . 火珠首- 1.剑饰。剑首以火珠为饰,故称。 
- 30 . 金块珠砾- 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成砂砾。 
- 31 . 金珠玛米- 1.藏语。解放军。原意是打开锁链的兵。 
- 32 . 口吐珠玑-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 33 . 咳珠唾玉-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 34 . 老蚌珠胎- 指老妇人得子。 
- 35 . 累珠妙曲- 形容歌声婉转,如珍珠成串。 
- 36 . 满腹珠玑- 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 37 . 连珠合璧-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38 . 连珠箭- 1.连续发射之箭。 2.比喻多次;接连不断。 
- 39 . 连珠弩- 1.犹连珠箭。 
- 40 . 连珠炮- 1.亦作"连珠炮"。亦作"连珠炮"。 2.接连发射的火炮。 3.比喻接连不断的声音等。 
- 41 . 连珠枪- 1.可以接连发射的枪或铳。 2.比喻接连不断。 
- 42 . 连珠营- 1.连珠寨。 
- 43 . 连珠寨- 1.互为依托﹑紧密呼应的营寨。 
- 44 . 连珠帐- 1.用成串珍珠装饰的帷帐。 
- 45 . 连珠转- 1.犹言连轴转。 
- 46 . 灵蛇之珠,荆山之玉-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 47 . 零珠片玉- 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 
- 48 . 零珠碎玉- 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 49 . 米珠薪桂- 珠:珍珠。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 50 . 明珠按剑- 一方以夜明珠相投,另一方则用手压住剑柄。比喻一方事前未申明自己的举动出于好意,另一方因误会而反以敌意回报。 
- 51 . 明珠暗投-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52 . 明珠出老蚌- 明珠生于老蚌。比喻杰出的儿子生于出色的父亲。 
- 53 . 明珠弹雀- 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 54 . 明珠生蚌- 明珠生于老蚌。比喻杰出的儿子生于出色的父亲。 
- 55 . 明珠投暗-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同“明珠暗投”。 
- 56 . 明珠夜投- 投:抛掷,丢弃。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或好人误入歧途。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57 . 明珠之颣- ?O丝上的疙瘩。夜明珠上的小疙瘩。比喻完美中稍有欠缺。 
- 58 . 緑珠江- 1.江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双角山下。相传晋代美女绿珠出生于此,因以为名。 
- 59 . 緑珠井- 1.井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西双角山下。相传为晋石崇之妾绿珠故居所在。 
- 60 . 緑珠楼- 1.楼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相传洛阳昭仪寺有绿珠楼,为晋石崇宠妾绿珠所居。 
- 61 . 緑珠潭- 1.潭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相传洛阳昭仪寺有池名狄泉,原为晋石崇家池,池南绿珠楼为绿珠所居,故此池亦称绿珠潭。 
- 62 . 緑珠坠楼- 1.指晋石崇爱妾绿珠被强暴所逼坠楼而死之事。 
- 63 . 绿珠坠楼- 绿珠:古代人名,歌女。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 
- 64 . 抛珠滚玉- 抛:抛掷。形容眼泪如同珠玉般滚落。 
- 65 . 念珠曹- 1.户部京兆户曹的别称。念珠一般为一百零八颗,京兆户曹月俸数与之合,故名。 
- 66 . 沤珠槿艳- 比喻短暂的幻景。沤珠,水泡。槿,木槿花,鲜艳而易凋谢。 
- 67 . 攀缘白珠树- 1.热带美洲的一种平卧木质藤本植物(Caultheria hisppidula),浆果白色。 
- 68 . 喷珠吐玉- 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 69 . 日角珠庭-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 70 . 人老珠黄-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 71 . 蛇珠雀环-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同“蛇雀之报”。 
- 72 . 蕊珠宫- 1.亦省称"蕊宫"。 2.道教经典中所说的仙宫。 
- 73 . 蕊珠经- 1.道教经籍名。 
- 74 . 三千珠履- 珠履:鞋上以珠为装饰,富贵之人用之。形容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 75 . 三珠符- 1.元代兵符名。 
- 76 . 三珠树- 1.本作"三株树"。古代传说中的珍木。 2.对唐初王勔﹑王勮﹑王勃兄弟三人的称美。《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初﹐勔﹑勮﹑勃皆着才名﹐故苏易简称三珠树。"后常用作对人兄弟的赞词。 
- 77 . 沈珠浦- 1.亦作"沉珠浦"。 2.珠江的别名。 
- 78 . 双珠填耳- 填:填塞。两颗珠子填塞了耳朵。形容被蒙蔽。 
- 79 . 隋珠弹雀- 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 
- 80 . 隋珠和璧- 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 81 . 隋珠和玉- 即隋珠和璧。 
- 82 . 隋珠荆璧- 即隋珠和璧。 
- 83 . 随珠弹雀-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 84 . 随珠和璧-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 
- 85 . 随珠荆玉-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同“随珠和璧”。 
- 86 . 椀珠伎- 1.古杂技。犹今舞碟弄碗之戏。 
- 87 .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1.谓明珠出于水泽,则人皆取而含之。比喻君权旁落,则人皆谋夺之。 
- 88 . 眼睛珠子- 1.眼球。 
- 89 . 眼珠子- 1.见"眼珠"。 
- 90 . 以珠弹雀-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 91 . 遗珠弃璧- 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 92 . 圆珠笔- 1.用油墨书写的一种笔,笔芯里装有油墨,笔尖是个小钢珠,油墨由钢珠四周漏下。参见"原子笔"。 
- 93 . 玉碎珠沉- 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美女的死亡。 
- 94 . 玉润珠圆-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 95 . 玉匣珠襦- 1.古代帝后诸侯王的葬服。 
- 96 . 真珠菜- 1.菜名。 
- 97 . 真珠船- 1.用真珠装饰的船。比喻极珍贵的事物。 
- 98 . 真珠珰- 1.用珍珠穿成的耳珰。 
- 99 . 真珠红- 1.美酒名。指红酒。又称珍珠红。 
- 100 . 真珠鸡- 1.鸟名。 
- 101 . 真珠帘- 1.珍珠穿成的帘子。 
- 102 . 真珠母- 1.见"真珠牡"。 
- 103 . 真珠牡- 1.石决明的别名。 
- 104 . 真珠榨- 1.榨酒器具。 
- 105 . 珍珠笋- 1.嫩玉米的美称。 
- 106 . 珍珠塔- 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写宰相之孙方卿家道中落,向姑母借贷遭凌辱。表姐陈翠娥暗赠传世之宝珍珠塔,资助他读书。后方卿考中状元,乔装道士往见姑母,以唱道情羞讽之。最后,方卿与翠娥喜结良缘。 
- 107 . 智珠在握- 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具有高深的智慧并能应付任何事情。 
- 108 . 珍珠港- 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军港,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在夏威夷州瓦胡岛南岸。港阔水深,掩蔽条件好,为世界著名天然良港。珍珠港事件发生于此。 
- 109 .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特遣舰队派飞机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珍珠港基地发动偷袭,击毁击伤美舰十余艘,击毁美机一百八十八架。次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 110 . 珍珠红- 1.美酒名。 
- 111 . 珍珠记- 一名《珍珠米fd47记》。传奇剧本。明代人作,姓名不详。高文举中状元后,被温丞相逼赘为婿。高发妻王金真上京寻夫,在相府饱受温女虐待。文举使金真至开封府包拯处告状,皇帝下诏准金真以同样方式处罚温女,而金真予以宽恕,两女共事文举。近代各剧种的《合珍珠》、《扫纱窗》、《高文举》等均出于此。 
- 112 . 珍珠米- 1.玉蜀黍的别称。 
- 113 . 珍珠桥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2月17日,北平(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学生代表到南京,和当地学生三万余人联合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游行队伍在珍珠桥附近遭到政府军警的血腥镇压。学生死三十余人,伤百余人。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 114 . 字字珠玑- 珠:圆的珍珠;玑:不圆的珍珠。形容诗文语言精炼,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珍贵。 
- 115 . 字字珠玉-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 116 . 锱珠必较-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