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宁组词
  4. 【宁】结尾能组哪些词

【宁】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保

    1.保有并使之安定。 2.谓辅佐护卫使安宁巩固。

  • 2 . 安

    ①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地方~ㄧ边境~。 ②(心情)安定;宁静:嘈杂的声音,使人不得~。

  • 3 . 贝

    西非国家。临几内亚湾。曾名达荷美。面积1126万平方千米。人口540万(1995年)。首都波多诺伏。国土南北狭长,沿海为平原,中部、北部为高原。地处热带。农业国。棕榈油和棕榈仁产量居非洲前列。

  • 4 . 不

    1.不安定;不安宁。

  • 5 . 朝

    1.犹朝廷。

  • 6 . 本固邦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 7 . 便

    1.安宁。 2.指安适,宁帖。

  • 8 . 毖

    1.见"毖宁"。

  • 9 . 常

    1.长期安宁。 2.汉宫殿名。

  • 10 . 陈撄

    道教学者。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少读古籍医书,研老庄道家之学。后历游九华、武当、崂山等名山胜迹。三十八岁后常居上海,任仙学院教授,主编道学杂志,曾研读道藏,写出部分道藏目录、索引及道书多种,对中医理论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国后,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著有《黄庭经讲义》、《孙不二女丹诗注》、《静功疗养法》等。

  • 11 . 承

    1.止息,安定。

  • 12 . 澄

    1.清静安定。

  • 13 . 厎

    1.谓谋求安宁。

  • 14 . 底

    1.安宁;安定。

  • 15 . 大

    1.天下安定。 2.无为而极安宁的境界。

  • 16 . 淡

    1.谓恬淡寡欲,宁静自持。

  • 17 . 当

    1.处在门屏之间。宁,古代宫室门内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诸侯的朝见。《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孔颖达疏:"天子当宁而立者,此为春夏受朝时也。宁者,《尔雅》云:'门屏之间谓之宁。'郭注云:'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后以"当宁"指皇帝临朝听政。 2.指皇帝。

  • 18 . 丁

    反复地嘱咐:他娘千~万嘱咐,叫他一路上多加小心。也作叮咛。

  • 19 . 定

    1.见"定宁"。

  • 20 . 丰

    1.丰盛安宁。 2.元代撤馔所奏之雅乐名。

  • 21 . 告

    1.报告动乱已平定。 2.古指官吏告假奔丧。宁,谓官吏亲丧,归家服丧。

  • 22 . 福寿康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 23 . 抚

    1.安抚平定。

  • 24 . 和

    1.使和平安宁。 2.和睦安宁。 3.谓和解,平息。 4.唐代郊庙祭祀时的一种舞蹈名。

  • 25 . 归

    〈书〉回娘家看望父母。

  • 26 . 戢

    1.犹言安定秩序。

  • 27 . 龢

    1.使和睦安宁。

  • 28 . 荒

    1.荒废懈怠,贪图安逸。

  • 29 . 洪

    1.大安,长治久安。

  • 30 . 胡

    1.何乃;为何。

  • 31 . 皇

    1.闲适;安闲。皇﹐通"遑"。

  • 32 . 黄

    1.谓黄庭之道修炼成功。

  • 33 . 遑

    1.安逸;安宁。

  • 34 . 辑

    1.见"辑宁"。

  • 35 . 鸡犬不

    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 36 . 缉

    1.安和。

  • 37 . 集

    1.见"集宁"。

  • 38 . 江

    1. 地名,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南京市。如:江宁之龙蟠…皆产梅。(龙蟠:地名。龙蟠里,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下。以产梅著称。)——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 39 . 假

    1.休假回家省亲。

  • 40 . 静

    1.犹宁静。静谧安宁。

  • 41 . 遽

    1.岂,难道。

  • 42 . 克

    1.安定;平定。

  • 43 . 康

    〈书〉健康安宁。

  • 44 . 来

    1.归宁。谓女子回娘家省亲。

  • 45 . 李

    体操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广西柳州人。壮族。1982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锦标赛中,获单杠、自由体操、鞍马、跳马、吊环和全能六项冠军。次年在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为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作出了贡献。1984年获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三枚金牌、二枚银牌、一枚铜牌。1982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 46 . 廓

    1.平定。

  • 47 . 匡

    1.扶正安定。

  • 48 . 奎

    1.药名。是从金鸡纳树等植物的皮中提制出来的白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有苦味。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也叫金鸡纳霜。

  • 49 . 民为邦本,本固邦

    邦:国家。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 50 . 弭

    1.平息。

  • 51 . 敉

    1.抚定;安定。

  • 52 . 谧

    1.安定﹔宁静。

  • 53 . 平

    1.犹安定,安宁。

  • 54 . 清

    1.清明宁静。语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2.指时世太平。 3.清静,安静。

  • 55 . 青

    1.虫名。生于老竹根部。

  • 56 . 蘧

    1.蘧伯玉和宁武子的并称。春秋时卫国的大夫,都能根据不同的形势施展或隐藏自己的才能。

  • 57 . 陕甘

    1.陕西﹑甘肃﹑宁夏的合称。

  • 58 . 树欲静而风不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 59 . 生

    1.同"生狞"。

  • 60 . 食甘寝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

  • 61 . 忐忑不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 62 . 睡卧不

    形容心绪繁乱,不能安定。

  • 63 . 绥

    1.安定。

  • 64 . 泰

    1.地的别称。 2.太平,安定。

  • 65 . 太

    1.太平﹐安定。 2.指极其宁静的境界。

  • 66 . 妥

    1.安宁。

  • 67 . 往

    1.往日所愿,平素心愿。

  • 68 . 毋

    也作“无宁”。副词。表示两相比较以后选取这一面: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与其睡懒觉,毋宁早起散步。

  • 69 . 外

    1.境外安宁。

  • 70 . 毋

    1.宁可,不如。毋,发语辞。

  • 71 . 无

    1.见"无宁"。

  • 72 . 无

    副词。毋宁:不自由,无宁死|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②(-nìng)副词。实乃;实在是:这点钱对于她,无宁是杯水车薪。 ③不安静;不平静:搜奇日有富,嗜善心无宁。

  • 73 . 惟

    1.汉王莽时所称九州内外区域名之一。参见"惟藩"。

  • 74 . 问

    1.问安。

  • 75 . 闲

    1.安宁。

  • 76 . 位

    1.见"位着"。

  • 77 . 勿

    1.犹毋宁。宁可﹐不如。

  • 78 . 心神不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 79 . 协

    1.使和合安宁。

  • 80 . 休

    1.安宁。

  • 81 . 心绪不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 82 . 虚

    1.虚伫。虚心期待。 2.谓帝位空悬。宁﹐指门内屏外﹐古代帝王视朝所立之处。

  • 83 . 轩

    1.殿前檐下的平台和殿上屏门之间。为古代群臣朝见君主之处。借指朝廷。

  • 84 . 燕

    1.安宁。

  • 85 . 宴

    1.犹安定。

  • 86 . 晏

    1.安宁;安然。

  • 87 . 杨振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安徽合肥。西南联大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为此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与密耳斯一起提出规范场理论,与费米共同提出粒子的复合模型。在统计力学、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方面也有贡献。著有《基本粒子》等。

  • 88 . 予

    1.给丧假。

  • 89 . 撄

    1.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 2.指外物的扰乱。

  • 90 . 怡

    1.犹安宁。

  • 91 . 扆

    1.犹御座。

  • 92 . 亿

    1.安宁。

  • 93 . 由

    1.安宁。

  • 94 . 永

    1.永久安宁。

  • 95 . 与无

    1. 与其……不如。

  • 96 . 饫

    1.谓安居足食。

  • 97 . 至

    1.谓至安之道。

  • 98 . 镇

    1.安定。

  • 99 . 坐卧不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常形容心绪烦乱。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