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句组词
  4. 【句】结尾能组哪些词

【句】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比

    1.指核对检查(簿籍)。

  • 2 . 鄙言累

    鄙言:浅俗的言辞。指文章的词句浅俗,不精炼。

  • 3 . 拗

    1.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又如"雨中草色緑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拗句经过拗救,就算合律。否则,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 2.见"拗句格"。

  • 4 . 败

    1.诗文中有疵病的句子。

  • 5 . 鲍家

    1.见"鲍家诗"。

  • 6 . 病

    1.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 7 . 长

    1.指七言古诗。后兼指七言律诗。

  • 8 . 标

    1.谓撰写词句。

  • 9 . 闭门觅

    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 10 . 笔

    1.文句。

  • 11 . 弊

    1.拙劣的文句。

  • 12 . 陈述

    1. [语]∶用来述说一件事情的句子。在书面上,陈述句后面用句号(今年丰收了。)。

  • 13 . 摛藻绘

    摛:铺陈;藻:文采。铺陈辞藻,描绘句子。形容以华丽的辞藻写作。

  • 14 . 摛章绘

    铺张辞藻,雕琢文句。形容以华丽的辞章写作诗文。

  • 15 . 成

    1.整个句子。 2.前人的现成文句。

  • 16 . 衬

    1.曲词中在曲律规定的字数之外,为了补足语气,增加声情色彩的需要而增加的句子。详"衬字"。

  • 17 . 禅

    1.佛教谈禅之偈语﹑文句。

  • 18 . 出

    1.格律诗的单数句。

  • 19 . 沉吟章

    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节和句子,亦指诗文。默默地琢磨构思诗文。

  • 20 . 长短

    “词”的别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由于音乐上的要求,词采用长短句,而其句子的长短又须依照曲调的节拍。宋代不少词人的词集题名“长短句”,如秦观的《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等。

  • 21 . 楚辞章

    《楚辞》注本。东汉王逸注。《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

  • 22 . 捶

    1.锤炼文句。

  • 23 . 齿

    1.指说唱。

  • 24 . 穿文凿

    钻研文字,琢磨词句。后用作为文牵强附会之意。

  • 25 . 词

    1.词和句子﹔字句。

  • 26 . 絺辞绘

    1.同"絺句绘章"。

  • 27 . 絺绘章

    1.同"絺句绘章"。

  • 28 . 絺章绘

    1.同"絺句绘章"。

  • 29 . 絺章饰

    1.同"絺句绘章"。

  • 30 . 从

    1. 包含一个限定动词,但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一组词,它在所属的长句中,或作为一个名词,一个副词,一个形容词,或者包含从属于它的一个或更多的从句,或被这个或这些从句所修饰,或和另一相等的从句相结合。

  • 31 . 倒装

    1. 修辞句式的一种,为了强调某一句子成分而改变其结构顺序的句子。

  • 32 . 德

    1.形容词的旧称。

  • 33 . 辞

    1.犹文句。

  • 34 . 叠

    1.在一定间隔(如一段歌曲未尾的副歌)之后重复的歌曲或赞美诗的一部分。2.诗或歌的叠句;尤指在每节诗歌后重复的诗句叠句的音乐配曲。

  • 35 . 窜

    1.改易文句。 2.铺张词句;组织文辞。

  • 36 . 得

    1.谓诗人觅得佳句。

  • 37 . 得隽之

    隽:隽永,意味深长。意义深远,耐人寻味的好文句。

  • 38 . 的

    1.确切不移的语句。

  • 39 . 打印语

    能将规定的内容在屏幕上显示或由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print语句。

  • 40 . 单

    指不包含分句的句子。常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也可由一个词或其他短语构成。与“复句”相对。

  • 41 . 迭

    1.语意对应﹑句式相同的句子重叠应用。 2.文字相同的句子重叠应用。

  • 42 . 倒

    1.指古人诗文中的词﹑词组或短语等成分倒置的句式。

  • 43 . 淡

    1.指平淡乏味的诗文。

  • 44 . 赌

    1.谓赛诗。

  • 45 . 读破

    断句错误,把上一句末了的字连到下一句读,或者把下一句头上的字连到上一句读。

  • 46 . 读数语

    又称“读语句”。输入数据的语句。如fortran、pascal、basic语言中的read语句。在basic语言中的读数语句,必须与置数语句data配对使用。

  • 47 . 都

    1.木名。

  • 48 . 点

    1.点断句读。

  • 49 . 雕章绘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同“雕章镂句”。

  • 50 . 雕章缋

    雕:雕琢;缋:通“绘”,描绘。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 51 . 雕章镂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 52 . 雕章琢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 53 . 掇拾章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 54 . 彫章镂

    指刻意雕琢词章。

  • 55 . 对

    1.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 2.指对联。

  • 56 . 发

    1.指律诗第一﹑二两句。

  • 57 . 短

    1.指短诗。

  • 58 . 断

    古书无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 59 . 断章截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60 . 断章摘

    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61 . 飞

    1.飞书。

  • 62 . 分

    语法上指复句里划分出来的相当于单句的部分。分句和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或者分号表示。分句和分句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常用一些关联词语(连词、有关联作用的副词或词组)来连接,如:天晴了,雪也化了。参看〖复句〗。

  • 63 . 隔

    1.作赋格式之一。相隔一句对仗。

  • 64 . 感叹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如:‘哎哟!’‘好哇!’‘哟!你也来了!’在书面上,感叹句末用叹号。

  • 65 . 费

    1.谓啰唆无用的文句。

  • 66 . 分章析

    指雕琢推敲文章。

  • 67 . 孤文断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 68 . 复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梅花才落,杏花又开了ㄧ河不深,可是水太冷 ㄧ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的几个单句。参看〖分句〗。

  • 69 . 赋值语

    把数值赋于变量的语句。在高级语言中都有应用。如basic语言中,其定义符是let。如lets=s+2,意为将右边表达式计算出的结果,赋给左边的变量s。其中“=”是赋值号,不能理解为“等于”。

  • 70 . 钩章棘

    钩:弯曲;章:章节;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辞艰涩拗口。

  • 71 . 孤经絶

    1.无可比附的单条经文和截断的文句。唐宋科举往往以此试士,是当时的@种流弊。

  • 72 . 过

    1.诗文写作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句子。

  • 73 . 管

    1.见"管勾"。

  • 74 . 豪

    1.豪放的诗文。

  • 75 . 淮海居士长短

    又名《淮海词》。词集名。北宋秦观(号淮海居士)作。三卷。收入《淮海集》中。明代毛晋汲古阁刊本,题《淮海词》,一卷,收词八十七首。近人朱孝臧《fc28村丛书》本,附朱氏所撰校记一卷。

  • 76 . 棘

    1.谓语句艰涩。亦形容苦心遣字造句。

  • 77 . 环

    1.亦作"环钩"。 2.环与环相勾联貌。

  • 78 . 稼轩长短

    一作《稼轩词》。词集。南宋辛弃疾(号稼轩)作。十二卷。今人邓广铭有《稼轩词编年笺注》,收词六百二十六首,最为详备。

  • 79 . 活

    1.佛教禅宗指含意深刻,非从言外之意深参而不能了悟的语句。 2.宋人论诗时亦用以指含蓄生动而有深意的句子。

  • 80 . 偈

    1.即偈颂。

  • 81 . 集

    摘取前人的诗句拼成的诗(多为律诗)。词也有集句而成的。

  • 82 . 佳

    1.指诗文中精采的语句。 2.借指美妙的诗文。

  • 83 . 嘉

    1.佳句。

  • 84 . 结

    1.诗文的结尾句子。 2.指发言的结束语。

  • 85 . 检

    1.见"检勾"。

  • 86 . 杰

    1.犹佳句。

  • 87 . 键盘输入语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以人机对话的方式,由操作员通过键盘给变量赋值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input语句。

  • 88 . 椒花丽

    1.指新年祝词所用的美好词句。

  • 89 . 捷

    1.亦作"?句"。 2.即绝句。清曹寅有《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三?句寄子猷》诗。参见"絶句"。

  • 90 . 截

    即“绝句”(715页)。

  • 91 . 结束语

    在某些高级语言中,用于标志程序结束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end语句。当计算机执行到end语句时,就显示一个提示符,表示当前运行的程序已结束,可接受新任务了。

  • 92 . 居

    1.犹言方圆直曲。

  • 93 . 锦

    1.华美的文句。

  • 94 . 锦囊佳

    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 95 . 锦囊

    1.见"锦囊佳句"。

  • 96 . 锦囊妙

    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 97 . 金章玉

    指华丽的诗文。

  • 98 . 刻章琢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 99 . 迥

    1.佳句,绝妙之句。

  • 100 . 刻

    1.推敲锻炼词句。

  • 101 . 警

    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 102 . 倨

    1.亦作"倨佝"。亦作"倨拘"。 2.物体弯曲的形状角度。微曲为倨,甚曲为句。 3.指人屈身弯腰的恣态。

  • 103 . 剧言苦

    1.调笑挖苦的语句。

  • 104 . 絶

    1.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亦有每句六字者。或用平韵,或用仄韵。绝句有近体绝句和古体绝句两种。近体绝句始于唐,产生于律诗之后,盖截律诗之半而成,故又名"截句"。古体绝句实为最简短之古诗,产生于律诗之前,《玉台新咏》已载有《古绝句》。唐以后诗人所作古体绝句一般即称古风。 2.指截去上下文的断句。 3.犹断句。谓根据文意读断句逗。

  • 105 . 隽

    1.意味深长的语句。

  • 106 . 绝

    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 107 . 俪

    1.对偶的句子。

  • 108 . 偻

    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晋,臧会窃其寶偻句,以卜为信与僭,僭吉。"杜预注:"偻句,所出地名。"后因以"偻句"称龟。唐刘禹锡《罢郡归洛阳寄友人》诗:"不见蜘蛛集,频为偻句欺。"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物名》:"偻句之地出,则名曰偻句。"一说古无地名曰"偻句",偻句乃谓龟背之中高而两旁下。参见清朱彬《经传考证.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五年》。

  • 109 . 连

    1.谓连缀文句。 2.即联句。

  • 110 . 冷

    1.谓意境幽冷的诗句。 2.犹冷言冷语。

  • 111 . 乐

    1.乐曲的节拍。

  • 112 . 丽

    1.俪句;对偶的句子。 2.妍丽华美的句子。

  • 113 . 累

    1.病句。

  • 114 . 仂

    1.语法术语。指长句子中包含的短句。旧称子句,现多称主谓词组。

  • 115 . 离经断

    1.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 116 . 炼

    写作时斟酌语句,使简洁优美:要写好文章,还须炼字~。

  • 117 . 练

    1.锤炼文句。

  • 118 . 例

    用来作为例子的句子。

  • 119 . 胪

    1.犹胪传。

  • 120 . 联

    旧时做诗的一种方式,两人或多人各做一句或两句,相联成篇(多用于宴席及朋友间酬应):~赋诗ㄧ即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