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寓兵于农-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 2 . 寓泊- 1.寄住。 
- 3 . 寓彩- 1.丧葬用品。纸制的彩绸。 
- 4 . 寓乘- 1.搭乘别人的车。 
- 5 . 寓处- 1. 住所。 
- 6 . 寓辞- 1.寄辞,托意。 
- 7 . 寓邸- 1.寓所;府第。 
- 8 . 寓第- 1.府第,寓所。 
- 9 . 寓公- ①丧失领地而流亡国外的贵族:诸侯不臣寓公。也指失势而客居异地的官僚。 ②闲居异乡的有钱阶层人士:他让堂弟在乡里收地租,自己跑到城里做起了寓公。 
- 10 . 寓鹄- 1.一种游戏器械。人工制造的鹄。 
- 11 . 寓馆- 1.住所;所居之馆舍。 
- 12 . 寓贯- 1.寓居他乡。 
- 13 . 寓鹤- 1.人工制造的假鹤。 
- 14 . 寓怀- 1.寄托情怀。 
- 15 . 寓迹- 1.亦作"寓迹"。 2.犹寄足。暂时寄住。 
- 16 . 寓籍- 1.谓寄籍客居。 
- 17 . 寓祭- 1.谓象征性祭祀。借此祭彼,托物致祭。 
- 18 . 寓金银- 1.用金纸银纸做的冥钱。 
- 19 . 寓精- 1.寄托精神。意谓修道。 
- 20 . 寓居- 寄住异乡:寓居边城。 
- 21 . 寓客- 1.寄居他乡的人;外来暂住的旅客。 
- 22 . 寓令- 1.谓寄军令于内政,只在暗中加强军事力量。 
- 23 . 寓龙马- 1.明器的一种。祭祀或丧葬时所焚烧的纸龙﹑纸马。 
- 24 . 寓楼- 1.供客寄居的楼房。 
- 25 . 寓庐- 1.寓所;居室。 
- 26 . 寓马- 1.随葬之木偶马。 
- 27 . 寓名- 1.托名;借名。 
- 28 . 寓命- 1.谓听命于他人。 
- 29 . 寓木- 1.寄生在树木上的植物。 
- 30 . 寓目- 1.犹过目;观看。 
- 31 . 寓憩- 1.犹寓息。指栖息之所。 
- 32 . 寓钱- 1.即纸冥钱。古时祭祀或丧葬时用圭璧币帛,祭毕埋在地下,因常被盗,其后或用范土为钱,以代真钱,魏晋以后又改用纸钱。因以纸替代真钱,故称寓钱。 
- 33 . 寓镪- 1.用白金水涂过的纸冥钱。 
- 34 . 寓情- 1.寄托情志。 
- 35 . 寓情于景-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 
- 36 . 寓人- 1.羁旅之人。 2.木偶人。古用作陪葬的冥器。寓,通"偶"。 
- 37 . 寓赏- 1.观赏。 
- 38 . 寓舍- 1.住所。 
- 39 . 寓食- 1.寄食。寄居在别人家里生活。 
- 40 . 寓士- 1.寄居之人。 
- 41 . 寓氏公主- 1.传说中的蚕神名。 
- 42 . 寓世- 1.犹在世。活在世上。 
- 43 . 寓视- 1.注视。 
- 44 . 寓试- 1.不在原籍,而在所居之地参加考试。 
- 45 . 寓书- 1.寄信;传递书信。 
- 46 . 寓思- 1.寄托的情思。 
- 47 . 寓宿- 1.寄宿。 
- 48 . 寓所- 1.居住的处所。 
- 49 . 寓托- 1.寄托。 
- 50 . 寓望- 1.古代边境上所设置的以备瞭望﹑迎送的楼馆。亦指其主管官员。 
- 51 . 寓屋- 1.住所。 
- 52 . 寓物- 1.托物;寄于物。 
- 53 . 寓息- 1.止息。 
- 54 . 寓锡- 1.取僧侣寄放锡杖之意。谓僧侣寄居。 
- 55 . 寓贤- 1.犹隐士。 
- 56 . 寓兴- 1.寄托兴致。 
- 57 . 寓形- 1.寄托其形体。 
- 58 . 寓姓- 1.不用本姓,改用有寄托或隐含某种意义的姓氏。 
- 59 . 寓谑- 1.寄托或隐含戏谑之意。 
- 60 .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作品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表达一定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植物。结构一般较简单。 
- 61 . 寓意- 假言他物而寄托本意:寓意深刻。 
- 62 . 寓意深长-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 63 . 寓意深远-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 64 . 寓游- 1.犹旅游。 
- 65 . 寓葬- 1.寄葬于外乡。 
- 66 . 寓斋- 1.寓所,住所。 
- 67 . 寓直- 1.寄宿于别的署衙当值。后泛称夜间于官署值班。 
- 68 . 寓职- 1.任职。 
- 69 . 寓止- 1.寄宿;留住。 
- 70 . 寓治- 1.谓将官署设在外地,不在原辖地区。 
- 71 . 寓属- 1.指寄居树上的猿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