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元组词
  4. 【元】开头能组哪些词

【元】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国君或诸侯的嫡妻。

  • 2 .

    1.犹本色。

  • 3 .

    1. 宋神宗赵顼年号。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宋·苏轼《石钟山记》。

  • 4 .

    1.犹善士。

  • 5 .

    1.指冠。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

  • 6 .

    1.大的祥瑞。

  • 7 .

    1.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 2.泛指诗友。 3.金代诗人元好问﹑白君举的并称。

  • 8 .

    1.即元版。

  • 9 .

    1.指元代刊印的书籍。

  • 10 .

    1.大宝。喻不可多得的贤才。 2.我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元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等,铸于币面。因唐朝"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旧唐书·食货志上》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会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 3.我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银锭。常作货币流通。 4.特指用锡箔纸折成﹑供祭祀时焚化的元宝形冥币。

  • 11 . 宝钞

    1.元中统年间颁行的一种钞票。

  • 12 . 宝枫

    1.称柜柳。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黄绿色,果实两旁有直立的翅,象元宝,可栽培做行道树。

  • 13 .

    1.即玄豹。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载:陶大夫答子贪富务大﹐不顾后祸﹐其妻说之曰:"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为遁世全身之典实。

  • 14 .

    1.根本;首要。 2.元代刻印的书籍。

  • 15 .

    1.首席辅臣。指宰相。

  • 16 .

    1.国君。

  • 17 . 才子

    1.唐代诗人元稹的雅号。

  • 18 .

    1.首善,拔萃。

  • 19 . 长史

    1.鼋的异名。

  • 20 . 畅楼

    1.楼名。楼在浙江金华,南朝齐隆昌年间沈约为之题《八咏诗》,后人更名曰八咏楼。见《玉台新咏.沈约<八咏>》吴兆宜注。

  • 21 .

    1.元旦的早晨。

  • 22 .

    1.重臣;老臣。

  • 23 .

    1.良辰,吉辰。 2.元旦。

  • 24 .

    1.原先的诏令。

  • 25 .

    1.首恶。

  • 26 .

    1.储君。谓太子。

  • 27 .

    1.元旦。

  • 28 .

    1.谓天真朴素,未经雕琢。

  • 29 .

    1.见"元押"。

  • 30 .

    1.自始即相随从的人。

  • 31 .

    1.新年第一天。旧指夏历正月初一日,今指公历一月一日。

  • 32 .

    1.大德。

  • 33 .

    1.谓宗派,渊源。

  • 34 .

    1.元配夫人。

  • 35 .

    1.诸弟中之最长者。

  • 36 .

    1.即玄冬。冬天。

  • 37 .

    1.即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 38 .

    1.大豆。

  • 39 .

    1.即玄端。古礼服。

  • 40 .

    1.见"元憞"。

  • 41 .

    1.亦作"元憝"。 2.大恶。 3.大恶之人;元凶。

  • 42 .

    1.大恶之人;首恶。

  • 43 . 恶大憝

    元恶:首恶;憝:奸恶。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

  • 44 . 恶大奸

    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

  • 45 .

    1.元年二年。 2.古代术数语。谓一元之中,有天地二厄,即阳九与百六。后因以指灾年,厄运。

  • 46 . 方季方

    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 47 . 戎启行

    指大军出发。

  • 48 .

    1.即玄散。幽静散逸。

  • 49 .

    1.即玄色。黑色。

  • 50 .

    1.大善。

  • 51 .

    1.谓美德之身。

  • 52 .

    1.大神,天帝。 2.道家称人的灵魂为元神。 3.精力,精神。

  • 53 .

    1.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古人定十二律以黄钟之管为基准,故名黄钟为元声。

  • 54 .

    1.大圣人。 2.孔子的谥号。

  • 55 .

    1.谓先天具备的认识能力。

  • 56 .

    1.起始。 2.犹言始祖。

  • 57 . 始天尊

    1.道教供奉的最高天神。谓生于太元之先,所以叫"元始"。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天神分为七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阶。

  • 58 .

    1.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2.指低级官吏。 3.佳士,优异之士。 4.明初给事中的别称。

  • 59 .

    1.即玄室。墓室。

  • 60 .

    1.头。 2.君主。 3.今亦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4.为首者,祸首。 5.创始人。 6.岁之始。

  • 61 .

    1.原书。

  • 62 . 书纸

    1.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出产于浙江富阳等县。

  • 63 .

    1.宋代枢密使的别称。

  • 64 .

    1.主帅,统率全军的首领。 2.官称。从隋唐时开始。 3.军衔的一级。高于将官的军官。

  • 65 .

    1.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 66 . 丝课

    1.合乎官定成色标准的一种银锭。

  • 67 .

    1.玄思。精深的思维。

  • 68 .

    1.即上巳。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旧俗于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

  • 69 .

    1.元年。 2.指大祭天地之礼。

  • 70 .

    1.谓太子。

  • 71 .

    1.犹言本质;要素。 2.化学元素的简称。 3.数学名词。在代数学中组成联合的各个部分和在几何学中构成图形的各个部分。

  • 72 .

    1.长孙。 2.玄孙。指本人以下的第五代。

  • 73 .

    1.未有天地之先的混沌状态。 2.指孕育万物的大道。

  • 74 .

    1.指三台星中的上阶二星。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其上阶二星,上星象征天子,下星象征女主;又称天柱星,象征三公之位。见《晋书.天文志》。故以"元台"喻天子﹑女主或首辅。

  • 75 .

    1.即赵玄坛,道教所奉的财神,亦称"赵公元帅"。

  • 76 .

    1.苍天。 2.传说中高山名。

  • 77 .

    1.谓刺史所治范围。 2.统帅。

  • 78 .

    1.大王。

  • 79 .

    1.犹元台。纬,行星的古称。

  • 80 .

    1.即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元魏。

  • 81 .

    1.即玄武。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其形或说为龟,或说为龟蛇合体。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 2.借指凶神﹐叛贼。

  • 82 .

    1.旧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夕,与"元夜"﹑"元宵"同。

  • 83 .

    1.精美的细布。

  • 84 .

    1.世系。

  • 85 .

    1.亦作"元间"。亦作"元间"。 2.即玄间。天空。

  • 86 .

    1.丞相。

  • 87 .

    1.即玄象。天上的星象。

  • 88 .

    1.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晩上叫"元宵"。亦称"元夜"﹑"元夕"。唐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 2.汤圆的别名。旧俗元宵节要吃汤圆,所以称汤圆为"元宵"。

  • 89 . 宵子

    1.即元宵。汤圆。

  • 90 .

    1.本心,本意。

  • 91 .

    1.大自然赋予的形态,指万物。

  • 92 .

    1.亦作"元凶"。 2.罪魁。

  • 93 .

    1.长兄。

  • 94 . 修菜

    1.即巢菜,亦称野蚕豆。

  • 95 .

    1.即玄虚。本指道家玄妙虚无的道理,后借指用以欺骗迷惑别人的手段,犹言花招。

  • 96 .

    1.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

  • 97 .

    1.大业。 2.《水经注.渐江水》引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即束之以归……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曰:'元绪,奚事尔也?'"后以"元绪"为龟的别名。

  • 98 .

    1.首功;大功。 2.有极大功绩的人。

  • 99 .

    1.即玄纁。指黑色的币帛。古代帝王常以玄纁为征聘贤士的贽礼。

  • 100 .

    1.上旬。每月的前十天。

  • 101 .

    1.亦作"元戳"。 2.指元代的"花押印"。"花押印"系镌刻花写姓名的印章,始于宋。一般没有外框,签押得使人不易摹仿,作为取信的凭记。元代的花押印,其形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

  • 102 .

    1.中医谓人体阳气的根本。宋范成大《问天医赋》:"元阳之气,可斤可两。"俗亦谓男子的精气。

  • 103 .

    1.原来的样子。

  • 104 .

    1.玄要。指佛家说法中的精义。

  • 105 .

    1.即元宵。

  • 106 .

    1.即一元。四千六百十七年的一个周期。 2.指万物的本源。

  • 107 .

    1.即玄黓,天干中"壬"的别称。

  • 108 .

    1.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

  • 109 .

    1.中医学名词。亦称"真阴"﹑"真水"。与"元阳"相互依存为用,同为生命的本元,故名。 2.即玄阴。谓冬天阴霾之气。

  • 110 .

    1.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 2.音素的一类。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o﹑e﹑i﹑u等。亦称"母音"。

  • 111 .

    1.战国燕宫殿名。 2.玄英。冬季的别称。

  • 112 .

    1.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

  • 113 .

    1.谓善政,德政。

  • 114 . 佑脚

    1.宋黄庭坚在元佑年间以书法知名,人戏称其书法为"元佑脚"。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

  • 115 . 佑体

    1.指宋哲宗元佑年间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诸人的诗风。

  • 116 .

    1.即鳖,也叫甲鱼﹑团鱼﹑鼋。

  • 117 . 语言学

    1. 纯理语言学。语言学的一个语支,论述语言与其他取决于文化的行为的关系。

  • 118 .

    1.即玄玉,黑色的玉。

  • 119 .

    1.百姓;庶民。 2.善良。 3.原始,物之本源。 4.谓推究原始。 5.指老子。唐追崇老子为玄元皇帝,故称。

  • 120 . 本本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