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2 . 爱贤念旧
旧:旧有的交情。爱慕贤者,思念旧谊。
3 . 八贤王
1.见"八大王"。
4 . 褒贤遏恶
褒:赞扬;遏:阻止。赞扬好的,阻止坏的。
5 . 避贤路
1.避位让贤。语出《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6 . 避贤驿
1.见"避贤邮"。
7 . 避贤邮
1.唐代驿站名。即阳城驿。
8 . 避让贤路
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9 . 残贤害善
残:残害;贤:有才德的人。残害有才德善良的人。
10 . 不贤都头
1.不贤人的首领。指极不贤慧的人。
11 . 称贤荐能
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12 . 称贤使能
称:举;使:用。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
13 . 春秋责备贤者
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14 . 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15 . 登贤书
1.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16 . 妒贤疾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同“妒贤嫉能”。
17 .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18 . 方正贤良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19 . 逢贤把赠
1.汉刘向《新序.节士》:"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寶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寶,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
20 . 规贤矩圣
指效法圣贤。
21 . 广开贤路
贤:有才又有德的人。广泛开辟招揽贤才的途径。
22 . 嫉贤傲士
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23 . 嫉贤妒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24 . 荐贤不荐愚
应该推荐德才兼备的贤能之人,而不能推荐糊涂无知的愚笨之人。
25 . 荐贤举能
举:推荐。选拔推荐有都能有德行的人。
26 . 简贤附势
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27 . 简贤任能
指选用贤能。
28 . 集贤宾
1.词牌名。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商调。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用作引子﹐与词牌同﹔用作过曲﹐则与词牌不同。元柯丹丘《荆钗记.续姻》和明周履靖《锦笺记.重晤》中均有此曲牌。
29 . 集贤殿
1.唐宫殿名。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2.指集贤殿书院。
30 . 见贤不隐
贤:贤能之人;隐:埋没。看见贤能的人,不予埋没。
31 . 见贤思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32 . 晋贤风
1.指晋代文士的一种狂放自傲的风习。
33 . 进贤拔能
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34 . 进贤菜
1.苍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葈耳》。
35 . 进贤车
1.安车。
36 . 进贤黜恶
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37 . 进贤黜奸
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38 . 进贤黜佞
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39 . 进贤达能
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40 . 进贤冠
1.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41 . 进贤进能
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42 . 进贤屏恶
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43 . 进贤任能
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44 . 进贤退奸
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45 . 进贤退佞
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46 . 进贤退愚
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47 . 进贤兴功
指荐举贤士功臣。
48 . 进贤星
1.星名。旧云进贤星现,主卿相进贤任能。
49 . 进贤星座
1.进贤星。
50 . 进贤用能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同“进贤任能”。
51 . 敬贤爱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52 .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53 . 敬贤下士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54 . 敬贤重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同“敬贤爱士”。
55 .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56 . 举贤使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57 . 礼贤接士
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58 . 礼贤下士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59 . 礼贤远佞
敬重有才德的人,疏远巧言献媚的人。
60 . 立贤无方
指推举贤人不拘一格。
61 . 两贤相厄
指两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互相为害。
62 . 七贤过关图
1.古画名。"七贤"说法不一。
63 . 亲贤远佞
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64 . 妻贤夫祸少
祸:灾难。妻子贤惠丈夫在外灾祸就少。
65 . 求贤如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66 .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67 . 求贤下士
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68 . 求贤用士
招求贤良,聘用士人。
69 . 轻贤慢士
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70 . 钦贤馆
1.客馆名。汉公孙弘所建。
71 . 钦贤好士
尊敬贤才,爱惜文士。
72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73 .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74 . 任贤受谏
贤:有德有才的人。任用有才德的人,接受劝谏。
75 . 任贤用能
任:任用;贤:德才兼备的人。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76 .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77 . 赏贤使能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
78 . 群贤毕集
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79 . 群贤毕至
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
80 . 三期贤佞
以之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81 . 三贤十圣
1.佛教语。《仁王经》所说大乘修证阶次中居于十信位与妙觉位之间者。三贤指虽得相似之解而未脱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发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萨。
82 . 社会贤达
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83 . 圣经贤传
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
84 . 圣君贤相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85 . 使贤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86 . 思贤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87 . 思贤苑
1.汉苑名。相传为汉文帝所建。
88 . 推贤进善
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89 . 推贤进士
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90 . 推贤乐善
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91 . 推贤让能
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92 . 推贤任人
推荐贤士,作用其人。
93 . 推贤下士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
94 . 退让贤路
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95 . 乡贤祠
1.东汉孔融为北海相,以甄士然祀于社。此为祭祀乡贤之始。明清时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参阅清梁章巨《称谓录.故绅》。
96 . 孝子贤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现比喻忠实继承某种主张或旧传统思想的人
97 . 选贤举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
98 . 选贤任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99 . 选贤与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100 . 掩贤妒善
掩:压制;贤、善:指有才德的人。指压制和妒嫉优秀的人才。
101 . 养贤纳士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102 . 养贤务
1.西夏所建培养人才的机构。
103 . 仪贤堂
1.南朝梁武帝礼贤讲学之处。
104 . 优贤扬历
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亦作“优贤飏历”。
105 . 优贤飏历
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同“优贤扬历”。
106 . 用贤任能
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
107 . 招贤榜
1.招求能人的布告。
108 .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09 . 张贤亮
小说家。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早年在甘肃省委干部学校任教。1979年任《朔方》杂志编辑。后任宁夏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宁夏分会主席。著有短篇小说《灵与肉》、《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集《感情的历程》,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等。
110 . 尊贤爱物
尊敬贤才,爱护人民,指尊重知识,爱护人才。
111 . 尊贤使能
尊重并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112 . 左贤王
1.匈奴贵族的高级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