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字典
  3. 文言文字典
  4. 刚的文言文意思

刚的文言文意思

刚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1. (1)<形>坚硬;坚强。与“柔”相对。《周易·杂卦》:“乾刚坤柔。”
  2. (2)<形>坚强;倔强。《教战守策》:“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
  3. (3)<形>强盛;健旺。《教战守策》:“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4. (4)<形>刚直;刚烈。《柳毅传》:“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
  5. (5)<副>方才;刚才。苏轼《花影》:“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刚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刚的字典解释

刚(剛)gāng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ē)。刚愎自用。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才:刚才。刚来就走。姓。刚刚刚才柔笔画数:6;部首:刂;笔顺编号:253422

* 古诗网为您提供刚的文言文意思,刚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刚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