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字典
  3. 魋字的意思

魋怎么读 魋的意思

魋
汉字
读音
tuíㄊㄨㄟˊ
部首
鬼字旁
笔画
17画
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
RQCY
拆字
鬼隹
繁体
部首笔画
9
部外笔画
8
仓颉
HIOG
郑码
NJNI
四角
20511
电码
9562
统一码
9B4B
笔顺
撇、竖、横折、横、横、撇、横折、横折、捺、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更新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uí(ㄊㄨㄟ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毛浅而赤黄、形似小熊的野兽。

⒉  姓。

统一码

魋字UNICODE编码U+9B4B,10进制: 39755,UTF-32: 00009B4B,UTF-8: E9 AD 8B。

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相关字词

English

b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uí

〈名〉

(1) 神兽 [god animal]

魋,神兽也。——《说文》

(2) 兽名,似小熊,毛浅而赤黄 [brown bear]

魋如小熊,窃毛而黄。——《尔雅》。郭璞注:“今 建平山中有此兽,状如熊而小。毛粗浅赤黄色,俗呼为赤熊,即魋也。”

(3) 通“堆”。土墩 [mound]

感蜀守 冰,绝犁魋。——《桂阳太守周憬功勋铭》

词性变化

tuí

〈形〉

(1) 高大,魁伟 [tall]?

丽容魋翕,孔好已张。——晋· 陆云《赠顾尚书》

(2) 用同“颓”。恶劣 [bad]

伴着这魋人物,便以冤魂般相缠,日影般相遂。——元· 王氏《[中吕]粉蝶儿·寄情人》

康熙字典

魋【亥集上】【鬼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穨。《說文》神獸也。《爾雅·釋獸》魋如小熊,竊毛而黃。《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狀如熊而小,毛麆淺,赤黃色,俗呼爲赤熊。

人名。《禮·檀弓註》桓司馬宋向戍之孫名魋。

《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音椎。《前漢·陸賈傳》尉陀魋結箕踞。《註》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頭髻也。

说文解字

魋【卷九】【鬼部】

神獸也。从鬼隹聲。杜回切文十七重四

(魋)如小熊。赤毛而黃。从隹。鬼聲。各本無此篆。據言部?篆下曰。从言魋聲。必當有此篆。但大徐補入鬼部。未當。今依爾雅補入隹部。獸可言隹也。杜回切。十五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