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习以成性
chénɡxìnɡ

习以成性

拼音
xí yǐ chénɡ xìnɡ
注音
ㄒ一ˊ 一ˇ ㄔㄥˊ ㄒ一ㄥˋ
繁体
習以成性
五笔
nu c dn ntg
词性
成语
成语
习以成性
更新

词语解释

习以成性[ xí yǐ chénɡ xìnɡ ]

⒈  同“习与性成”

deeply ingrained into one's nature;

引证解释

⒈  原谓养成习惯即成本性。

北齐 刘昼 《新论·风俗》:“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
唐 白居易 《策项》:“臣闻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⒉  一般用以指坏习惯不易改变。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招置长名弓手札子》:“乡村无赖子弟……饮博游荡,习以成性。”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由是而之习以成性,居官则不畏三尺,任职则不畏简书,攫金则不畏市人。”

国语辞典

习以成性[ xí yǐ chénɡ xìnɡ ]

⒈  长期习惯于某种环境,就会形成某种性格。参见「习与性成」条。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故圣王蒙以养正,少而教之,使化霑肌骨,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

习以成性成语解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