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行险
xínɡxiǎn

行险

拼音
xínɡ xiǎn
注音
ㄒ一ㄥˊ ㄒ一ㄢˇ
繁体
行險
五笔
tgs bwgg
更新

词语解释

行险[ xínɡ xiǎn ]

⒈  做冒险的事;走危险的路。

⒉  特指行于水上。

引证解释

⒈  做冒险的事;走危险的路。

《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郑玄 注:“险,谓倾危之道。”
孔颖达 疏:“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夫车之为道,岂乐於行险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险,期勿败而已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此一书者,非阐明词学之书,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

⒉  特指行于水上。

《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裴駰 集解引《尸子》:“行涂以楯,行险以樶,以沙以轨。”
宋 杨时 《岳阳书事》诗:“忽看舟子玩行险,更欲飞帆借风力。”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