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无遗贤
- 拼音
- yě wú yí xián
- 注音
- 一ㄝˇ ㄨˊ 一ˊ ㄒ一ㄢˊ
- 繁体
- 野無遺賢
- 五笔
- jfc fq khgp jcm
- 词性
- 成语
- 近义词
- 野无遗才
- 成语
- 野无遗贤
- 更新
词语解释
野无遗贤[ yě wú yí xián ]
⒈ 谓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古多以称颂圣明之世。
引证解释
⒈ 谓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古多以称颂圣明之世。
引《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寧。”
《陈书·高祖纪上》:“朝多君子,野无遗贤。”
亦作“野无遗才”、“野没遗贤”。 《周书·苏亮等传论》:“既焚林而访 阮,亦牓道以求 孙,可谓野无遗才,朝多君子。”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倖位,野没遗贤。”
国语辞典
野无遗贤[ yě wú yí xián ]
⒈ 语出意指政治清明,人尽其材,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也作「野无遗才」。
引《书经·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陈书·卷一·高祖本纪》:「朝多君子,野无遗贤。」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