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
- 拼音
- zhǐ ɡē wéi wǔ
- 注音
- ㄓˇ ㄍㄜ ㄨㄟˊ ㄨˇ
- 繁体
- 止戈為武
- 五笔
- hhg agny o gah
- 词性
- 成语
- 近义词
- 止戈散马止戈兴仁
- 成语
- 止戈为武
- 更新
词语解释
止戈为武[ zhǐ ɡē wéi wǔ ]
⒈ “武”字从“止”从“戈”。意谓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引证解释
⒈ “武”字从“止”从“戈”。意谓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潘党 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楚子 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 仓頡 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今陛下抚养苍生,将士勇鋭,力有餘而不取之,所谓止戈为武者也。”
《花月痕》第四七回:“止戈为武,穷寇勿追。”
国语辞典
止戈为武[ zhǐ ɡē wéi wǔ ]
⒈ 语出指合止戈二字为武字,因若止息干戈,停止战争,才是真正的武。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若乃五材并用,谁能去兵?七德兼施,止戈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