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京韵大鼓
jīnɡyùnɡǔ

京韵大鼓

拼音
jīnɡ yùn dà ɡǔ
注音
ㄐ一ㄥ ㄩㄣˋ ㄉㄚˋ ㄍㄨˇ
繁体
京韻大鼓
五笔
yiu ujqu dd fkuc
更新

词语解释

京韵大鼓[ jīnɡ yùn dà ɡǔ ]

⒈  中国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京、津等地。由木板大鼓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并吸收戏曲、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唱腔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自操鼓、板司节奏,另以三弦、四胡伴奏。只有短段曲目。

story-telling in Beijing dialect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引证解释

⒈  亦称“京音大鼓”。曲艺的一种。 清 末由木板大鼓和子弟书合流后发展形成,流行北方各地。

国语辞典

京韵大鼓[ jīnɡ yùn dà ɡǔ ]

⒈  流行于我国河北、东北、华东地区的一种曲艺。以木板大鼓结合清音子弟书,并吸收平剧、梆子及其他说唱艺术等发展而成。起初多演唱长篇,后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唱腔主要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击鼓、板,以三弦、四胡、琵琶等为伴奏乐器。因自清代起流行于北平、天津二地,故也称为「京津大鼓」。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