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眼中钉
yǎnzhōnɡdìnɡ

眼中钉

拼音
yǎn zhōnɡ dìnɡ
注音
一ㄢˇ ㄓㄨㄥ ㄉ一ㄥ
繁体
眼中釘
五笔
hv k qs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肉中刺
成语
眼中钉
更新

词语解释

眼中钉[ yǎn zhōnɡ dìnɡ ]

⒈  亦作“眼中丁”。亦作“眼中疔”。亦作:眼中丁眼中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眼中丁”。亦作“眼中疔”。比喻最痛恶的人或事物。

语出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拔丁钱》:“赵在礼 在 宋州,所为不法,百姓苦之。一日制下,移镇 永兴,百姓相贺曰:‘眼中拔却钉矣,可不快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寇 丁 立朝本末,世有一定论,初, 丁 逐,京师为之语曰:‘欲得天下寧,当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招 寇老。’”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
《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我要你这攮包杂种做甚!你不如还往监里坐着,免得我像眼中丁一般生气。”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既然是政治家的眼中钉,那就不免被挤出去。”

国语辞典

眼中钉[ yǎn zhōnɡ dìnɡ ]

⒈  眼中的钉子。语本比喻所痛恨的人。也作「眼中丁」、「眼中疔」、「眼中刺」。

《新五代史·卷四六·杂传·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亡;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刘知远诸宫调·第二》:「去了俺眼中钉,从今后好快活。」

眼中钉成语解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