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颖脱而出
yǐnɡtuōérchū

颖脱而出

拼音
yǐnɡ tuō ér chū
注音
一ㄥˇ ㄊㄨㄛ ㄦˊ ㄔㄨ
繁体
穎脫而出
五笔
xtdm euk dm bm
词性
成语
成语
颖脱而出
更新

词语解释

颖脱而出[ yǐnɡ tuō ér chū ]

⒈  锥尖穿出布袋来。比喻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the point of an awl sticking out through a bag — talent showing itself;

国语辞典

颖脱而出[ yǐnɡ tuō ér chū ]

⒈  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语出。后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时机而显露本领,超越众人。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也作「脱颖而出」。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颖脱而出成语解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