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谗口
chánkǒu

谗口

拼音
chán kǒu
注音
ㄔㄢˊ ㄎㄡˇ
繁体
讒口
五笔
yqk kkkk
更新

词语解释

谗口[ chán kǒu ]

⒈  说坏话的嘴;谗人。

引证解释

⒈  说坏话的嘴;谗人。

《诗·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唐 罗隐 《寄郑补阙》诗:“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諫书忙。”
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谁知机伏,塞马生愁,虚排忠义,受寃谗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苛求姓名》:“古来以姓名谤人者,如 裴度 之緋衣坦腹, 宋郊 之国姓祀天,谗口造言,为千古痛恨。”

国语辞典

谗口[ chán kǒu ]

⒈  毁谤他人的恶口,即谗言。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刘向以为是时吕氏女为赵王后,嫉妒,将为谗口以害赵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