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洛阳纸贵
luòyánɡzhǐɡuì

洛阳纸贵

拼音
luò yánɡ zhǐ ɡuì
注音
ㄌㄨㄛˋ 一ㄤˊ ㄓˇ ㄍㄨㄟˋ
繁体
洛陽紙貴
五笔
itk bj xqa khgm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都中纸贵风靡一时交口称誉有口皆碑有目共赏
反义词
粗制滥造敬而远之
成语
洛阳纸贵
更新

词语解释

洛阳纸贵[ luò yánɡ zhǐ ɡuì ]

⒈  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源于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豪贵人家竞相抄写,抄写的人很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人话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清·李汝珍《镜花缘》

overwhelming popularity of a new book (causing shortage of printing paper); sensational sale of new book causes paper shortage;

引证解释

⒈  晋 左思 作《三都赋》,构思十年,赋成,不为时人所重。及 皇甫谧 为作序, 张载、刘逵 为作注, 张华 见之,叹为“班 张 之流也”,于是豪富之家争相传写, 洛阳 纸价因之昂贵。见《晋书·左思传》。后以“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於是传写《看花记》者,几有 洛阳 纸贵之叹。”
柯岩 《奇异的书简·我们这支队伍》:“自古以来,诗人唱和,赠友明志,尝有 洛阳 纸贵之说。”

国语辞典

洛阳纸贵[ luò yánɡ zhǐ ɡuì ]

⒈  晋代左思写成〈三都赋〉后,时人竞相传写,使洛阳的纸价上涨而昂贵。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后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孽海花·第二回》:「即如写字的莫友芝,画画的汤埙伯,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著江湖气。」

洛阳纸贵成语解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