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制钱
- 拼音
- jīnɡ zhì qián
- 注音
- ㄐ一ㄥ ㄓˋ ㄑ一ㄢˊ
- 繁体
- 經製錢
- 五笔
- x tgm qg
- 更新
词语解释
经制钱[ jīnɡ zhì qián ]
⒈ 始于北宋宣和年间的一种附加杂税。
引证解释
⒈ 始于 北宋 宣和 年间的一种附加杂税。参见“经总制钱”。
引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民之以军兴而暂佐师旅征行之费者,因其除军帅谓之经制使也,於是有经制之钱。既而经制使之军已罢,而经制钱之名遂为常赋矣。”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刱比较酒务及收头子、牙契等钱,号经制钱以助军费。 宣和 末, 陈亨伯 起请也。后至 昭熙 五年倣此,亦收总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