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番户
fān

番户

拼音
fān hù
注音
ㄈㄢ ㄏㄨˋ
繁体
番戶
五笔
tol yne
更新

词语解释

番户[ fān hù ]

⒈  唐时谓被赦免过一次的官奴、官婢。

⒉  清时称少数民族已编入户籍者。

引证解释

⒈  唐 时谓被赦免过一次的官奴、官婢。

宋 费衮 《梁溪漫志·官户杂户》:“按 唐 制,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男年十四以下者配司农;十五以上者,以其年长,令远京邑,配 岭南 为城奴也。一免为番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皆因赦宥所及则免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通年服役的人,称为官奴婢,免(朝廷下赦诏,官奴婢与普通罪人同得宽免)一次称为番户。”

⒉  清 时称少数民族已编入户籍者。

《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五》:“甘肃 循化、庄浪、贵德、洮州,四川 懋功、打箭鑪,云南 维西、中甸 等处,同知通判所属为番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