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挂褡
ɡuà

挂褡

拼音
ɡuà dā
注音
ㄍㄨㄚˋ ㄉㄚ
繁体
掛褡
五笔
rffg pua
更新

词语解释

挂褡[ ɡuà dā ]

⒈  游方僧人投宿寺院。因悬挂衣钵于僧堂的钩上,故称。

⒉  指借宿在寺院的和尚。

引证解释

⒈  游方僧人投宿寺院。因悬挂衣钵于僧堂的钩上,故称。

宋 葛长庚 《云游歌》:“未相识前来挂褡,知堂嫌我身襤褸。”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罗汉寺》:“殿宇嵯峨,香火特盛,远方行脚,多挂褡其中。”

⒉  指借宿在寺院的和尚。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林铁崖 云, 粤 中僧以蜆蛤无血,食与蔬等……然皆无赖挂褡所为,稍持戒律者,即委顿,不至藉经言为口实也。”

国语辞典

挂褡[ ɡuà dā ]

⒈  游方僧侣投寺寄住。也作「挂搭」。

如:「今晚暂且挂褡于相国寺,明儿再赶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