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龙芽草
lónɡcǎo

龙芽草

拼音
lónɡ yá cǎo
注音
ㄌㄨㄥˊ 一ㄚˊ ㄘㄠˇ
繁体
龍芽草
五笔
dx aah ajj
更新

词语解释

龙芽草[ lónɡ yá cǎo ]

⒈  亦作“龙牙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龙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一米以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片,大小不等,边有锯齿。夏秋开花,花黄色,成总状花序,生于茎的顶部或上部叶腋。果实有钩刺。通称仙鹤草。全草入药,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马鞭草》:“龙牙草、凤颈草。”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五二:“龙芽草,一名瓜香草。生 辉县 鸭子口 山野间……结青毛蓇葖,有子,大如黍粒,味甜。救飢:收取其子,或捣或磨,作麵食之。”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龙芽草》:“龙芽草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为羽状复叶。夏日出花轴,花黄,五瓣,实多刺。俗称仙鹤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