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羊僧
- 拼音
- yǎ yánɡ sēnɡ
- 注音
- 一ㄚˇ 一ㄤˊ ㄙㄥ
- 繁体
- 啞羊僧
- 五笔
- kgo uyt wul
- 成语
- 哑羊僧
- 更新
词语解释
哑羊僧[ yǎ yánɡ sēnɡ ]
⒈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引《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清 钱谦益 《叶九来<锄经堂诗>序》:“余今为哑羊僧。”
⒈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⒈ 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引《大智度论》卷三:“云何名哑羊僧?虽不破戒,钝根无慧,不别好丑,不知轻重,不知有罪无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断决,默然无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杀,不能作声,是名哑羊僧。”
清 钱谦益 《叶九来<锄经堂诗>序》:“余今为哑羊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