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力挽狂澜
wǎnkuánɡlán

力挽狂澜

拼音
lì wǎn kuánɡ lán
注音
ㄌ一ˋ ㄨㄢˇ ㄎㄨㄤˊ ㄌㄢˊ
繁体
力挽狂瀾
五笔
en rqkq qtgg ius
词性
动词成语
近义词
持危扶颠砥柱中流力所能及扭转乾坤中流砥柱
反义词
独木难支力不从心力不能支
成语
力挽狂澜
更新

词语解释

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ɡ lán ]

⒈  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大才,立大业。——《秋瑾集》

to make herculean efforts to save a critical situation; make vigorous efforts to turn the tide; do one's utmost to save a desperate situation;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面。

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於既倒。”
柯岩 《岚山情思》:“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青年时代一样:横刀跃马,驰骋沙场,力挽狂澜,虽万死而不辞呵!”
马国征 《瞻仰梅园新村周总理故居》诗:“亲临虎穴安天下,力挽狂澜拯众民。”

国语辞典

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ɡ lán ]

⒈  阻遏、扭转异端邪说的横行。语本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元·王恽〈挽李子阳〉诗二首之二:「笔端力挽狂澜倒,袖里亲携太华来。」

力挽狂澜成语解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