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眚灾
shěnɡzāi

眚灾

拼音
shěnɡ zāi
注音
ㄕㄥˇ ㄗㄞ
繁体
眚災
五笔
tghf po
更新

词语解释

眚灾[ shěnɡ zāi ]

⒈  亦作“眚烖”。

⒉  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眚烖”。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眚,过;灾,害……过而有害,当缓赦之。”
《周礼·天官·甸师》:“丧事代王受眚烖。”
《史记·五帝本纪》:“眚烖过,赦。”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眚烖,为人作患害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四》:“金以赎其可恕,眚灾而应赦,怙终而不改,则皆随其丽法者,加操纵焉。”

国语辞典

眚灾[ shěnɡ zāi ]

⒈  因过失而成害。

《书经·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