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牛口之下
niúkǒuzhīxià

牛口之下

拼音
niú kǒu zhī xià
注音
ㄋ一ㄡˊ ㄎㄡˇ ㄓ ㄒ一ㄚˋ
五笔
tgk kkkk pp gh
词性
成语
成语
牛口之下
更新

词语解释

牛口之下[ niú kǒu zhī xià ]

⒈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

引证解释

⒈  参见“牛角之歌”。参见“牛角之歌”。

《史记·商君列传》:“夫 五羖大夫,荆 之鄙人也。闻 秦繆公 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 秦 客,被褐食牛。期年, 繆公 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 秦国 莫敢望焉。”
《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 宁戚 饭牛得到 齐桓公 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明君勤於招贤……或举於牛口之下,而加之於羣僚之上;或拔於桎梏之中,而任以社稷之重。”
明 何景明 《蹇赋》:“寧戚 贱牧兮, 桓公 乃勃焉举於牛口。”

牛口之下成语解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