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鸟散鱼溃
niǎosànkuì

鸟散鱼溃

拼音
niǎo sàn yú kuì
注音
ㄋ一ㄠˇ ㄙㄢˋ ㄩˊ ㄎㄨㄟˋ
繁体
鳥散魚潰
五笔
qgd aety qgf ik
词性
成语
成语
鸟散鱼溃
更新

词语解释

鸟散鱼溃[ niǎo sàn yú kuì ]

⒈  形容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亦作:鸟惊鱼溃鸟惊鱼散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南史·宋纪上·武帝》:“番禺 之功,俘级万数, 左里 之捷,鸟散鱼溃,元凶远窜,传首万里。”
亦作“鸟惊鱼溃”、“鸟惊鱼散”。 《隋书·杨玄感李子雄等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鸟惊鱼溃。”
《旧唐书·契苾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明 归有光 《龙游翁氏宗谱序》:“人如鸟惊鱼散,岂知夫乡里族属之所繫哉!”

国语辞典

鸟散鱼溃[ niǎo sàn yú kuì ]

⒈  比喻人纷乱逃离,如鱼、鸟般溃散。也作「鱼惊鸟散」。

《宋史·卷一·宋武帝本纪》:「追奔逐北,扬旍江滨,偏旅浮海,指日遄至,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元凶远窜,传首万里。」

鸟散鱼溃成语解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