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中间的成语(共1628个)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成语解释: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 福至心灵- 成语解释:福气一来;心也变得灵巧起来。多用来奉承人得意时思想灵活;言行适宜;含有诙谐之意。 -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五代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归灵,祸来神昧。” 
- 腹心之患- 成语解释:比喻严重的祸患。 -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 娱心悦耳- 成语解释:娱、悦:使愉快。 
 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 痛心拔脑-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 师心自是- 成语解释:师心:以心为师。 
 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 疼心泣血- 成语解释:泣血:十分哀痛。 
 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 枉费心机- 成语解释:白白地费了一番心思。枉:白白地;心机:心思;计谋。 -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 镂心刻骨- 成语解释: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 悬心吊胆-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 痛彻心腑- 成语解释:彻:贯通,深造。 
 痛楚深彻于心底脏腑。形容受到极大的伤害。-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两骒夹击,痛彻心腑。” 
- 动人心魄- 成语解释: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 
 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 居心不良- 成语解释:居心:存心;良:善。 
 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 负心违愿- 成语解释:负:辜负。 
 辜负和违背自己的心愿。-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浩不能忘旧情,乃遣惠寂密告莺曰:‘浩非负心,实被季父所逼,复与孙氏结亲,负心违愿,痛彻心髓。” 
- 狼心狗肺- 成语解释: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