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中间的成语(共1628个)
- 忧心如焚- 成语解释:焚:火烧。 
 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 同心同德- 成语解释: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一心一德- 成语解释: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 腹心之疾- 成语解释: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 
 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 痛心疾首- 成语解释: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 一心一意-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尽心竭力- 成语解释:竭:用尽;尽:全部用出。 
 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成语出处:《宋书・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 叩心泣血- 成语解释:形容悲痛之极。 -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上》:“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启处者也。” 
- 同心协力- 成语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 恣心所欲- 成语解释:恣:放纵。 
 恣纵己意,心想事成。-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 事与心违- 成语解释:同“事与原违”。 - 成语出处: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 齐心协力- 成语解释:协力:合力。 
 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成语出处:《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洗心革意- 成语解释:革:改变。 
 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 成语出处:《周书・苏绰传》:“凡诸牧守令长,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 
- 全无心肝- 成语解释:比喻不知羞耻。 - 成语出处:《南史・陈纪下・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 
- 披心沥血- 成语解释: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 成语出处:《南史・袁昂传》:“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