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中间的成语(共1303个)
口衔天宪
成语解释:见“口含天宪”。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丧天害理
成语解释: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
伤天害理
成语解释: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瞒天讨价
成语解释:瞒天:漫天,指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
没有限度的要高价。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
普天同庆
成语解释: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
普天下共同庆祝。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真命天子
成语解释: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齐天大圣
成语解释:指神通广大的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0卷:“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
谢天谢地
成语解释: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谈天说地
成语解释: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论。形容漫无边际地谈论或指随意闲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谈天说地,讲古论今。”
钻天打洞
成语解释:比喻利用一切机会投机钻营。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22回:“那边渔阳伯与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时候,正这边庄稚燕替章凤孙钻天打洞的当儿。”
欢天喜地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先天不足
成语解释:先天: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与“后天”相对。
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地北天南
成语解释:谓四处,到处。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感天动地
成语解释: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浪迹天涯
成语解释:浪迹:到处流浪、漂泊;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到处流浪;走遍天下。形容人生漂泊无定。成语出处:唐・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