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22个)

  • 半就

    bàn tuī bàn jiù

    成语解释:推:推辞;就:靠拢;接受。
    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 后浪前浪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成语解释:后面的波浪推动前面的波浪不断前进。多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永不停息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宋・文珦《过苕溪》诗:“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 长江后浪前浪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 有钱使得鬼

    yǒu qián shǐ dé guǐ tuī mò

    成语解释:推磨:指辛苦劳累的工作。
    形容金钱万能。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

  • 让枣

    ràng zǎo tuī lí

    成语解释: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 与世

    yǔ shì tuī yí

    成语解释: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成语出处:《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暗就

    míng tuī àn jiù

    成语解释: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 屋乌

    wū wū tuī ài

    成语解释:犹言爱屋及乌。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渔色》:“蒙尊嫂留小生进里面来坐,这个都是看宋公明的分上,屋乌推爱,一时相缱绻。”

  • 顺水

    shùn shuǐ tuī zhōu

    成语解释: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顺水

    shùn shuǐ tuī chuán

    成语解释: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

  • 借水

    jiè shuǐ tuī chuán

    成语解释: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

  • 六问

    sān tuī liù wèn

    成语解释:推:推究;问:审问。
    旧时指反复审训。

    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绷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 搡搡

    tuī tuī sǎng sǎng

    成语解释: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0回:“于是由这些妖人推推搡搡地到了第二层大院子内。”

  • tuī sān tuī sì

    成语解释:同“推三阻四”。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7回:“你这家伙胆小怕死,还推三推四咧!你不敢去,我一个人也敢去!”

  • 六二五

    yī tuī liù èr wǔ

    成语解释: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